三年。 可以让一个人从一介白衣骤然服朱穿紫,也可以让一个显赫的家族,突然崩摧,但对一个庞大的王朝来说,或许一个完整的政策才刚刚落实到基层之中,无数利益的博弈才刚刚结束。 大汉的形势在不断变好,最直观的就是朝廷直辖的郡县这些年一直在减税,但是收上来的税收却日渐增多,长安的府库之中满是粮食和钱币。 这三年若是还有什么大事,那大概就是洛辰终于封侯了。 实际上洛辰三兄弟都不太在乎这个,不说洛辰膝下就一个女儿,就算是有儿子,洛辰大概也会学习三兄洛亦,直接让儿子回到昭城。 长安,寿光侯府。 洛辰的地位有些特殊,他不是三公九卿,但是各种规格都是同三公的,他这些年在不断的微微调整各个官职的职能,各个部门的职能也在他的管辖之中,他承担了一部分后世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职责。 洛辰端坐在府邸之中,望着眼前这个有些恭谨的学子,又看了看手中的谏疏,脸上露出一丝赞赏的微笑,问道:“这是你想要向朝廷上书的政策吗? 很是大胆啊,这些政策一旦呈交上去,恐怕这天下的局势就要变一变了。 而且直接切中了天下的弊端,就不担心朝堂公卿认为你是在嘲讽他们吗?” 贾谊闻言微微躬身行礼正气凛然道:“君侯,见到国家的弊病却不指出它,有能力去改变它却放任,因为顾惜自己的生命就忽视它。 这不是能臣所应当做的,这不是忠臣所应该做的。 这不是师长所教导的,这不是素王所期许的。 您是朝廷改制的大宗师,这天下之中没有人能够超过您。 下臣见到您的改制,就知道您心中已经有了良谋,所以才斗胆向您上书。 希望自己薄如荧光的一点机巧,能够为您渊深似海的智慧增添一丝丝助力。” 贾谊是个相当骄傲的人,因为他从少年之时才名就流传在门中,但是骄傲那也是分人的,他是正统的学子,越正统越尊敬洛氏。 因为他这种人最是敬畏规则,而洛氏盘踞在规则的最顶峰。 洛辰颇有趣味的摇头笑了笑,掂了掂手中的文书,轻声笑道:“你这可就说笑了,仅仅凭借我手中这一卷文书,就能看出伱是个大才,这世上有许多自认怀才不遇的人,不过你定然不会了,因为你有才,还到了我的面前。” 你到了我的面前!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尽显洛氏的权势,贾谊热血瞬间上涌,他回想起拿着师长信件来到长安之时的迷茫,现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洛辰又问道:“你拿着傅介公的信而来,可见是儒家子弟了,治的是哪家学问?学的谁家的道理?” 贾谊听到洛辰开始询问自己出身,心知洛辰是真的很欣赏自己,因为问出身是要了解跟脚,这是重用的前兆,不由有些激动。 要知道洛辰不仅仅自己权势煊赫,两位兄长,东阿侯是摄政,英侯是副丞相。 一旦得到洛辰的认可,那飞黄腾达之路就在眼前,心中的抱负就能够实现了,在如今的大汉朝,没有比得到洛氏认可更快的进阶之路了。 至于洛辰所问的出身,贾谊还是很有自信的,都是洛氏亲近的一些学派,微微躬身道:“君侯,下臣出身孟氏儒,兼修齐法、黄老。” 儒道法三料人才,还都是洛氏亲近的,buff直接叠满。 洛辰满意点点头,从文书之中就能看出来,这也很合理。 儒家最擅长博采众家之长,出身儒门的学子兼修其他学派,这再正常不过。 “你且回驿馆去,察举不在一时,若是朝廷有空缺,便会征辟你,你有大才,定得重用。” 贾谊再次躬身而拜,然后离开了寿光侯府,踏出侯府的那一刻,贾谊只觉神清气爽,寿光侯洛辰的态度很明显的欣赏他,那光明大道就在他的眼前了。 东阿侯府。 洛新和洛辰对向而坐,刘乐为两人添上美酒就离开了这里,洛辰轻声笑道:“兄长此生无憾了,纵然在洛氏诸位先辈之中,您也是佼佼者了。” 洛新只是笑笑,然后随意的问道:“天色已晚,你却匆匆而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洛辰便笑道:“您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皇帝陛下的年纪却太过年幼,您还能背负他到什么时候呢? 弟为您送来了一个颇为年轻的辅弼之才,考核了他一个下午,当真是王佐之姿,所以前来献给您。” 洛新闻言便道:“为何不将家族子弟派出来呢?辅弼之才应当还是能够勉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