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廿九,洪武元年四月份的最后一天,定海港口,朱塬终于送走了今年的第二批粮船,也送走了这个四月。
这个月,中原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
第一件大事,应该先从三月底说起。
察觉到共同守御汴梁的前红军将领左君弼有投降之意,元廷汴梁守将李克彝再次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方法,提前驱赶汴梁百姓向西逃去。于是,三月廿九,左君弼献汴梁城。
拿下汴梁,不仅政治意义巨大,河南战局也完全倾向于明军一边。
随后,四月初一,南线,廖永忠抵达东莞,盘踞广州的元江西分省左丞何真率官属出迎,正式投降,东南沿海最后一个稍有实力的割据势力宣告覆灭。
南线再无大患。
四月初八,塔儿湾之战。
明军兵不血刃地拿下汴梁,并没有停留,快速向西进军,出虎牢关,与河南行省平章兼元梁王阿鲁温对阵塔儿湾。
当是时,两军阵列洛水南北十余里,旌旗招展,鼓声擂擂。
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单骑突入敌阵,面对二十余骑攒槊而来,怡然无惧,发失毙其前锋,元军因是锐气尽丧,征虏大将军徐达趁机麾众而至,元军乱阵退走,明军追敌五十余里,杀伤俘获无算。
此战之后,元梁王阿鲁温投降,李克彝退走陕西。
河南平定。
消息传回金陵,老朱遣使赴河南,嘉许诸军,并令中书稽核军功。惟有征虏副将军常遇春迎来皇帝近臣私下口传戒谕:“汝为大将,顾与小校争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
再就是月底的两件事。
四月廿三,设置山东行中书省,调江西行省参政汪广洋为山东行省参政。
江西行省参政暂时空缺。
四月廿四,明州正是大风大雨的时候,都督同知冯胜取潼关,潼关守将李思齐、张思道不战而走。既取潼关,金陵传令,要求诸军停止西进,全力平稳河南地方,为北进做准备。
四月廿五,明州,风停雨住。
四月廿七,小满。
对于明州渔民而言,小满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通常这时节前后,大黄鱼群就从南边一路来到了舟山群岛区域,每年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上捕捞就此开启。
四月廿八,第二批运粮船队出发赶往山东的前一天,被风雨耽搁在象山的黎圭所率海捕船队终于顺利返回定海。
定海城东码头。
第二批运粮船队的负责主官是营海卫指挥同知常断。
另外,写意的哥哥乔安这次也一同随行。
通过之前剿捕海寇积累的功勋,再加上营海卫扩编,乔安很顺利地从百户晋升为千户,这次负责那1000专门护卫的海军,某种程度上和计划中第三批运粮船队的华高侄子华岳一样,也算是二把手。
只要这次运粮成功,乔安能顺理成章地再积累一份功勋。
不过,朱塬却没打算让乔安再继续太快地晋升。
总要避嫌一些。
眼看着第二批运粮船队身影逐渐消失,朱塬才转身离开城东码头的长堤。一边与身旁的华高等人说着事情,脑子里也是一堆的事情。
第一批运粮船队,稍后几日也该返回。
朱塬一直关注着山东那边的情况。
第一批运粮船队抵达山东,都督同知康茂才本来希望部分船只能够通过内陆运河再往济南,随后发现,行不通。
最低500料的海船,还是太大。
因为,从胶州到济南的运河……严格来说,就不算运河。
山东半岛唯一的一条官方运河是胶来运河,南北穿过半岛,那是元廷早年为了海运船只不再绕过山东半岛而专门开凿,不过,近些年也是淤塞严重,无法再用。
哪怕疏浚,运粮船队穿过山东半岛,再从渤海湾里的黄河北出海口进入济南,全程近千里,很不划算
至于胶州到济南,主要是一条横穿胶州到济南之间诸多内河河流的一条水道,预计经过疏浚之后,可以行驶最大一两百料的平底河船。再就是,内河运粮,不需要考虑海上的风高浪急,而且,山东也不缺人,无论是摇橹还是拉纤,都能筹集足够人手。
无法深入内河,但在卸下粮船之后,第一批运粮船队还是没能立刻返航。一方面也要考虑天气风向,另一方面,也是朱塬这边,希望船队不要空着回来,无论是矿产还是麻料,总之,能带回来一些什么,就带回一些什么。
从陆上得到的消息,除了在胶州停靠之外,船队还有部分因此去了海州。
海州距离沂州不远,只有一百多里路程。
当年沂州王宣还曾打下过海州,而沂州,既产煤也产铁,矿藏丰富。而且,海州本身,还有朱塬一直都没有忘记的水晶矿藏。
都督同知康茂才了解到明州的需求,亲自从中协调,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