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历史军事>海上升明帝> 第685章 封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5章 封禅(1 / 4)

第685章 封禅

朱以海移驾济南,宣称要御驾亲征,直攻北京。

不过他到达济南后,却是没再往北去,而是往西南行,皇帝经泰山过泰安府,然后前往老家兖州。

济南-泰安-兖州是山东的一条要道,沟通两地的便捷近道,虽要穿越泰山河谷孔道,却是齐鲁要交通要道,兖州做为上古九州之一,也向来是齐鲁咽喉。

明代山东驿道主要有三条,德州到徐州,全是平原。其二是德州经济南、长清到兖州,其三是济南青州登州的驿站。

济南到泰安虽是要道,却并没有驿站。

在古代,驿站路线,其实就相当于高速线或国道线了,对于交通和信息传递、货物运输等都非常重用。

朱以海去年开始重建驿路,驿馆、递铺分开,从奉天东京开始重建,第一条驿路就是登州到莱州然后青岛、海州、淮安、扬州、南京。

第二条是从莱州到青州、济南然后经泰安到兖州、徐州、归德、开封、洛阳、陕州。

过泰山的时候,朱以海还特别登上泰山祭祀社稷。

历代帝王有大功德者,封禅泰山。但自从宋真宗也腆着脸皮去封禅泰山后,后代就算有作为的君王,也不愿意再去封了。

以前封泰山者,秦皇汉武,那是何等人物,就算后来的唐高宗、唐玄宗,也代表着大唐最辉煌盛大之时。

泰山封禅那是沟通天地,向天报告功劳。

甚至在秦始皇之前就有这种仪式了。

刘桓公称霸后,便打算封禅,管仲就告诉他,说以前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封禅也有十二。

其中诸如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其它颛顼、帝喾、尧、舜、禹、周成王等,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所以秦皇汉武之前,三皇五帝就封禅过,齐桓公称霸后,也想封禅可管仲几次劝阻了,唐太宗李世民也很想封禅,也被魏征等数次劝止。

人家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秦始皇一统天下,汉武帝北逐匈奴,全是响当当的人物,没点功绩,你好意思打扰上天?

你给人家报什么功?

宋真宗和辽人缔结澶渊之盟,给人家纳贡,却还有脸跑泰山封禅,他这一封,别的皇帝再也耻于封禅了。

朱以海路过泰山,钱谦益居然提议皇帝封禅泰山。

对着朱以海拍了一通彩虹票。

朱以海对这个家伙的无耻也是增加了几分见识,断然拒绝了。

若是将来天下恢复一统,甚至能够开拓海外,把沙俄赶出西伯利亚,把蒙古降臣,甚至重新让南洋诸地称臣进贡等等,朱以海还有可能说到泰山封禅,向天报功。

现在报什么功?

路过祭祀一下便算了。

在中国来说,封禅类似于朝圣,还是最高规格等级的,一般人还没这资格。

大明从洪武朝开始,到万历朝止,在泰山举行过二十八次祭祀活动,不包括地方官员举行的祭祀。

明代祭祀泰山,帝王不亲临,只派大臣前往,祭祀次数增多,很频繁,反倒使的祭祀的规格和影响力下降。

朱以海倒没搞什么隆重仪式,亲自登山,还背了一包土到泰山顶,聚土筑圆台,增泰山之高,还写了一篇祭文,告诉上天如今天下动荡,而他立场恢复天下安定,复兴华夏文明,使百姓乐业安居等等。

下山后,又在泰山脚下的小山上积土筑方坛,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虽然皇帝没搞什么隆重仪式,但泰安府济南府的许多百姓都闻讯而来,这天,居然聚集了有十几万的百姓在泰山脚下。

他们朝拜皇帝,也跟着向泰山祭祀祈福,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甚至还有来求子的。

这祭祀活动倒是搞的非常接地气,本来只是路过的朱以海,见百姓这么热情,也不得不暂停。

接见了地方四民各业的代表,接见了一些官吏,和学校的生员,甚至是一些商贾代表等,还特地见了一些老人,一些泰安府籍的御营烈士家人等。

百姓热情万分,就算没资格见皇帝,也想远远一瞻天颜。

在这热闹中,居然还有人来告御状打官司的,让随驾和地方官员都有些措手不及,有人还想隐瞒甚至把人抓走,朱以海却是不以为奇。

历朝历代,甚至就算到后世,这种事情都不会根绝。

出事不可怕,怕的就是这种以大化小以小化了,隐瞒。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甚至根据出现的问题,再好好调查,总结教训经验,杜微防渐。可有些官员却想的是如何隐瞒,甚至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绍天朝的吏治,风气整体是越来越好,但仍架不住还是有很大一部份官吏,仍然还是旧思维。

朱以海特地让随驾的都察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