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5章 海津(1 / 2)

“甚么!北平都司两万援军被乃儿不花伏击,我军大败!”

朝廷大军行至青州,统帅徐达受到北平的战报顿时大怒。

乃儿不花以三万兵力进攻平谷城,逼迫北平来援。

北平都司急急组织了两万援军,结果在峪子沟被北元伏击,明军溃败,被鞑子骑兵衔尾追杀十里,明军损失万余,还差点被鞑子冲入北平城。

若非燕王三护卫与鞑子在城门死战,夺回城门,恐怕鞑子已经占据北平了!

徐达立即下令加快行军速度,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等到明军到了长芦,北面又是传来一个坏消息。

乃儿不花佯攻北平,借机突袭占据了永平府,虽然山海关未失,但纳哈出部已经从界岭口入关,与乃儿不花部汇合。

鞑靼放弃北平,一路进攻梁城、卢台。

宣府、保定、真定等府虽然也驻扎了卫所军,但都承担着戍边之责,为了避免鞑子趁机入寇,也不敢立即派重兵支援,只能派出一部分兵马。

幸而,晋王朱棡率领三万大军赶到,双方在霸州大战,双方互有损失,各自休战。

鞑靼准备绕路,往海津南下,此时,徐达军终于赶到,挡住了鞑靼南下的脚步,与驻扎在霸州的晋王互为犄角,拦住了鞑靼的去路。

海津镇虽然不大,却是三会海口,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是北边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是重要的产盐之地,唐朝在这里开设了芦台盐场,还有宝坻盐仓。

还是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而这里,再过十多年,朱棣会在此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

朱老四为了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又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并称天津三卫。

但此时,海津不过是个有两万人口的小镇子,其中还有大量的码头工人。

眼下鞑子兵锋受阻,或是在消化地盘,分配战利品,鞑子暂时没有动作。

晋王朱棡亲自到海津,面见徐达。

徐达虽然是三军统帅,统筹战局,朱棡虽然是晋王,此事也要听他节制,但徐达一贯小心谨慎,自然不会因此得意,对晋王也是十分客气的。

“魏国公,我霸州现屯兵马近五万,其中三万是我三卫以及太原卫所军,另外的则是北平诸府兵马。”

“加上你这三十万兵马,便是鞑子大军,又有何惧!”

朱棡修目美髯,顾盻有威,就藩山西太原也有七年了,朱棡多次与北元交战,屡屡有所斩获,也算是个擅谋知兵的。

徐达道:“晋王殿下,我军远到而来,又与鞑子交战,士马疲乏,若是继续交战,恐怕有失,不如修整一番,再做计较。”

朱棡道:“鞑子残暴,如今占据永平府,以及蓟半府之地,必须早做应对,以免他们西进肆虐宣府、保定,否则北边诸镇不保啊!”

颍国公傅友德道:“殿下所言甚是,陛下设立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又建九边重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这乃是据大险以制诸夷,不可让边镇落入鞑子手中啊!”

徐达道:“我军一路急行,辎重队伍还在后面,等到辎重队伍一到,那时也已经养精蓄锐,定然能一战击败鞑子。”

“现如今先在海津与霸州修建工事,阻挡鞑子前进。”

“等到敌人锐气尽失,正是一举建功之时!”

朱棡也不好一直要求出兵,暂且答应下来,又提出想要看看朝廷的新军备。

徐达自无不允。

海津临着海河而建,沟通南北,乃是要冲之地。

如今,鞑子在海河北边扎营,与明军遥遥对峙。

徐达不但让人修葺加固城墙,更是在河边修造了大量防御工事,防止鞑子强行渡河。

不过鞑子想要渡河也不容易。

海津的守军早在听闻鞑子一路南下,便下令所有船只不能在北岸停靠,又毁掉了两座桥梁,让鞑子根本无法轻易渡河。

第二日清晨,鞑子再次进攻海津城。

这些鞑子一大早就埋锅造饭,他们将战死的马宰杀了,与风干牛肉一起加水煮了。

鞑子粮食带的不多,但才秋收,永平这一府半的地,秋税还没来得及运往京城,是以都是府库充足,这让鞑子暂时不用担心粮食短缺的问题。

鞑子士兵们吃的一顿热腾腾的肉汤泡饭,每个人还能分到一两块肉,一个个吃得满嘴油光,他们觉得自己又行了。

海河北岸,旌旗猎猎,声势煊赫。

朱棡站在城头,用千里镜观察远处敌情。

“这些北方蛮夷,不通水性,还妄想与我大军在河边战场决战,真是愚蠢!”

“正是如此,我大明必胜!”定远侯王弼也是信心满满。

朱棡在昨日见识了神威大炮等好东西之后,对于此战信心更足了,只恨不得亲自披甲上阵杀敌!

双方在河两岸摆开阵列,还未开打,便有双方的骂阵手上前隔着河喊话。

双方互相互喷,继而是大军一直喊骂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