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头受了伤,吃了药,药里有安神的作用,她迷糊的睡了一觉。
一觉醒来,看到侄女清儿在床边做荷包守着她。
“二婶,你醒了,要不要喝水?”
清儿放下针线活,给她倒了一杯温水。
秀娘喝了水润了喉,才开口:“就你一个,其他人都忙去了。”
“他们在堂屋商量事,哥哥他们去地里干活了,娘不放心,让我守着你。”
“好孩子,帮我端盆水,我想洗漱。”
“等着,锅上有热水,我给您端去。”
清儿麻溜的跑了。
秀娘打量了一下屋里,只有一个柜子一张长条案子,外加一张架子床和两个凳子,这应该是嫁妆。
想了想嫁妆里还有些钱,李家人开明,允许娘们存私房钱,爷们赚的要交公八成,两成归自己,分家后全归个人,那是另外的说法了。
没分家前,爷们赚的要归公账,老爷子是秀才曾做过很多年的账房,在族里认族老也是管账的,心里明镜。
他们一家人吃住在一起,基本花销不大,原身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读书认字,刺绣织锦很不错,光织锦这手艺就能赚些钱。
李家在秀娘进门后先后添置了土地,也算出了一半的力,她丈夫之前一直读书也赚几个抄书钱,老大负责种地干点杂活,一家人齐心协力奋斗。
要说付出最多的其实是老大一家子,并不是秀娘夫妻,老大夫妻照顾老人孩子,供养两个兄弟读书娶媳妇,付出很多辛劳。
她拉开床头的小柜子,从里面取出一个妆匣子,打开分上下三层,有不少首饰都是金银的,银子的多些。
银首饰相对便宜不少,金首饰也有三五件,还有两三颗金花生和一些碎银子,应该是她和丈夫存下的。
数了数算在一起,几十两该有了,回顾记忆,丈夫走的时候拿走了大部分,想去掏弄点丝绸生丝回来赚个差价,再给家里买几亩地。
大哥大嫂的长子李靖,快到岁数了,眼瞅着没几年就该娶妻了。
当初为了公平,家里能有读书人,爷爷同意供养所有儿子和孙辈去族学读书。
族学是李家族学,但不是免费的,供不起,所有学子都要交束脩费管一顿饭。
二叔就是现任村长和族长,他三个儿子都有功名,老大是举人在族学教书,老二是县令外放了,老三上次落榜在京城教书,也是秀娘大哥给介绍的,打算来年再考。
因为家里读书的人多,花的钱就多,当初为了娶秀娘进门,就花干了家里的余钱。
秀娘进门十年生了两个儿子,刺绣织锦没偷过懒,帮着家里还了债,还填了几亩地。
这次相公说去江南游学,想淘换的东西换回来,好歹赚个差价,给家里再盖个大院子,好让大侄儿靖哥娶上媳妇。
现在住的还是当初的老院子,人口变多太拥挤,二叔一家就是因为住不下才搬出去另盖的院子。
可没想到丈夫李平一去不回,只让人带回了两个金元宝。
秀娘拿着帕子慢慢思索,真的只有两个金元宝么?会不会是同窗……
许是自己小心眼了,难说,不过现在再说这些也没用了,只能认命,人不给你也没辙。
清儿端了热水进来。
“婶子你洗把脸。”
“好。”
秀娘倒了热水刷牙漱口洗脸后,清爽了许多,脑袋还是晕乎乎的。
“他们还在商量?”
“爷爷问你,要不要去听一嘴。”
“好。”
她换了一身素净守孝的衣服,梳了头发,戴了桃木簪子。
清儿扶着她上堂屋去了。
见到她来了,家里爷们都朝她打招呼。
“侄媳妇来了,快坐。”
“二叔好,这回相公的事让您跟着受累了,我这一路都没缓过神,我在这给您道声谢。”
秀娘进门先给长辈行礼。
“都是一家人不说客气话,秀娘,平哥走了你要坚强些,冲着孩子也要打起精神,天塌了还有我们爷们在。”
李二叔望着她也挺怜惜,却也没法子。
“是。”
“我听爹说,你想把平哥带回来的钱买地捐给族学,你舍得呀,这可是平哥用命换回来的。”
李二叔和公爹长得有五分相似,人高马大,气度威严板正。
“二叔,我舍得。往日里在族学,孩子们没少得长辈和族亲的照顾,我想着还是打算长远些,现在族学束脩费还是挺高的,若是有了祠田,就能缓解不少,用在正地方,我相信相公会高兴的。”
“好孩子,坐下说。”
“我之前想盖个院子,可仔细思考后觉得不太妥当,有点太招摇,让人议论花死人钱,还是先紧着族学让族亲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