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都护府任职,其余的八十人,每个盟十人,然后根据综合考试成绩排序进行分工任命。
首先,对所在辖区的地理、人口、牲畜饲养、部落分布、部落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经济状况等进行系统摸排,掌握每个地区详实情况。
第二,进行中蒙友好政策、大明朝法律进行宣传。
第三,就是发展村落和贸易集市,在帮助牧民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基础上,禁止牧民跨区移动,防止部落联合暴动。
第四,兴学校办教育,免费教习牧民汉语。
这次恩科殿试时,意外地见到了一个特殊的人——杜若,本次的探花郎。
江月白将他叫到御书房,命人侍奉上清晨荷叶上露珠泡成的茶水。
“这次又是为何而来?”
杜若扑通一下跪下,“回禀太后娘娘,臣感激娘娘的救命周全之恩,无以为报,唯有入朝为仕助娘娘一臂之力。”
江月白,“你决定好了?”
“臣心意已决,愿为太后肝脑涂地。”
“你去了蒙古之后,多发挥你会医术的特长,帮助草原上的牧民。”
江月白把杜若安排去了安西都护府任副都护。
泰兴元年四月二十,江月白生了个男孩,皇十四子。这是李北辰的最后一个孩子,这是泰兴年号启用后皇室出生的第一个孩子。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意义,江月白给他起名为李承元,小名儿念念。
江月白只休息了七天,就又恢复了处理朝政。
她没有前往太和殿临朝。改为听儿子李承稷和政务院过来汇报,再处理丽春初步整理批复后的奏折。
因为怀孕时,心情低落,又忙于政务,皇十四子身体较为虚弱,体重换成现代的质量只有六斤二两。这是江月白除了多胞胎外生的最为瘦小虚弱的孩子。
除了给孩子按时接种疫苗和服用系统提供的益生菌,铁锌合剂之外,她自己多吃牛羊肉坚果,多喝牛奶,将孩子带在身边,母乳喂养,只希望能后天补足。
六月,选拔蒙族青年来京城进修也圆满完成,七名优秀者进入工部、礼部、传胪寺、户部、吏部、刑部、督察寺任职,官职多为六品主事。
八月,安南都护府成功平复了一次由胡氏余孽发动的叛乱。安南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水稻和棉花生产地。稻米主要通过海运销往鸡笼地区。中央不再对鸡笼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支持枪支弹药。
鸡笼的日常生活已经基本岛内自给自足,形成了多个城镇,居民区和商业区均欣欣向荣。军人和普通居民的界限越来越小。十四岁以上男子无论原住民还是移居民众均强制要求进行六年的军训,否则需要缴纳巨额军务费。孟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岛上的军队始终保持年轻而富有活力。
他甚至组织了一次海上追击,灭杀倭寇过半数,近五百余人,令倭寇元气大伤,不敢轻易来犯。
到了十月,失去皇子的谦贵嫔郁郁寡欢去世。
也是这个月,江月白选拔了一个出色的蒙古贵族青年巴彦给六部尚书每次下朝后进行一个时辰的蒙语学习。
今年是泰兴元年,万寿节十分隆重,多国使者来贺,今年东察合台汗国也派来了使者。在朝堂上,李承稷缅怀了先帝,对大明朝的未来提出了期许。
第二年,泰兴二年,三小只均满了八岁。按照礼制,新帝单独居住在乾清宫。两小只必须居住在皇子所或者在宫外开府。江月白搬去慈宁宫。
鉴于乾清宫的中轴线位置和庄重肃穆的装修,江月白将其重新布置,又作了几次法事,进行净化开光,改作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让李承稷居住在更为松弛的养心殿。
她不放心三皇子和四皇子搬到宫外,李承稷说,那就跟我一起住吧,反正我还没有娶亲。江月白一听,这很不靠谱啊,哪有兄弟跟自己住在养心殿的。各种引经据典,想要说服大儿子。
结果大儿子只说了一句,就给她制住了,“母后,孩儿是不是皇帝?”
“当然是。”
李承稷便很平稳地说道,“那孩儿就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力。”
于是三兄弟就住在一起,而且还没有亲娘在身边管,不要太快活。
江月白怀疑李承稷这种诡辩的能力,是跟老三学的,毕竟老三从小就爱用不靠谱的言论噎得他大哥无话可说。
她既然做不了大儿子的主,就跟李承稷约定,到了十四岁必须,让他们搬出去,否则不成体统。
李承稷则应允下来。
自己将其他五小只带在身旁带在身边。
这一年,继续推六部五寺的一把手都要学习蒙语。除此之外,就是命工部重新疏通京杭大运河。再就是仿制《永乐大典》,命翰林院编纂《景昌大典》。再就是命姜闲把所有治蛊毒的方子,编成《蛊毒医治全览》,把各种蛊毒的表现及治疗方法整理成册。
姜闲已经二十六岁,还没有成家。
他的长兄姜余自己在这八年里生了三个儿子,对这个不结婚的弟弟愁得要命。但姜闲以一句,家里反正已经有你传宗接待了,我生不生孩子没有多大关系。憋了很久,实在忍不住了,求江月白给赐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