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权欲和野心的驱使之下,最终,不甘寂寞的辅公祏,还是无法抵挡住诱惑,走上了一条起兵反唐的不归路,于武德六年(623年)八月,僭号称帝,公开与唐王朝决裂。辅公祏自立为帝,这是在向李唐王朝发出宣战的信号,表示自己要与唐王朝平起平坐,准备在江淮建立割据政权,不想再当李唐的附庸了。
显然,辅公祏此举,是典型的冥顽不灵,逆历史潮流。要知道,唐王朝的终极目标,是要一统天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况且,沈法兴、李子通相继覆灭,杜伏威入朝,江淮并入大唐版图,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以辅公祏一己单薄之力,怎能抵挡住大唐的百战之师,无疑是自取灭亡,不自量力。
对于辅公祏的公开叛唐之举,唐高祖李渊自然不能无动于衷,决定采用军事征讨的手段,解决江淮问题,一举灭掉辅公祏这个南方最后的宿敌。于是,唐高祖当即作出部署,迅速调遣军队。
辅公祏称帝自立的当年当月,武德六年(623年)八月二十二日,唐高祖李渊下诏,兵分四路,以赵郡王李孝恭为主帅,李靖、李世勣、黄君汉等名将辅助,共同率军,讨伐辅公祏。这样的将帅阵容,云集了李唐王朝数一数二的开国名将,除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有这个“待遇”外,估计就是辅公祏了。
由此可见,这一次,唐高祖李渊是下定决心,彻底消灭辅公祏反唐势力,实现唐王朝对江淮地区有效的管理与统一,从而统一江南,饮马长江。由此可见,此番出兵,唐廷是胜券在握,相信一定能马到成功。
面对唐王朝的四路大军,辅公祏不想坐以待毙,任人宰割。当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凭借自己手中的兵力,若要与唐军对抗,胜算几乎渺茫。但是,辅公祏毕竟是一位乱世枭雄,见的大场面多了,仍然想赌上一把,和唐军拼一拼。因此,辅公祏打算,先下手为强,趁着四路唐军到来之前,主动出击,抢占先机。
什么叫先下手为强呢?辅公祏的计划,在唐军主力赶来之前,自己率军四面出击,进攻被唐军控制的城池、军镇,抢占一些地盘,作为与唐军对战的根据地;即使最后战败,也可以退守割据一方。
很快,辅公祏就开始有所行动了。武德六年(623年)九月,辅公祏派遣手下将领徐绍宗、陈政通,领兵分别进攻海州、寿阳。没过多久,辅公祏麾下大将张善安,暗施毒计,杀害了唐朝黄州总管周法明。
前文说过,辅公祏称帝后,为了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积极寻找外援。就这样,辅公祏锁定了当地的一位割据豪强——张善安。于是,称帝后的辅公祏,主动与张善安连兵,并任命其为西南道大行台,二人结成了同盟。不久,这个张善安,便暗施冷箭,杀害了唐军的一位大将——黄州总管周法明。
武德六年(623年)十一月,唐朝黄州总管周法明,率军进攻辅公祏所部。面对唐军的攻击,辅公祏派遣手下大将张善安,前去抵挡唐军。于是,张善安领兵屯扎夏口,与周法明互相对峙。
当时,唐将周法明率领军队,驻兵于荆口镇,准备发起反击。思来想去,张善安想了一个阴招,打算策划一场刺杀,趁唐军不备,行刺主将周法明。很快,张善安挑选出了数名刺客,让他们乔装成渔民,乘坐小船,混入唐军舰队之中,寻找目标,进行刺杀。
那个时候,周法明正在战舰的甲板上饮酒,毫无防备,不知道张善安会搞暗杀。所以,唐军上下浑然不知。张善安派出的刺客,慢慢靠近唐军战船,突然跃上甲板。周法明猝不及防,不幸遇刺身亡,刺客却逃之夭夭:
黄州总管周法明将兵击辅公祏,张善安据夏口,拒之。法明屯荆口镇,壬午,法明登战舰饮酒,善安遣刺客数人诈乘鱼鲽而至,见者不以为虞,遂杀法明而去。(《资治通鉴》)
然而,所谓一报还一报。张善安用卑鄙下流的手段,暗杀了唐军大将周法明。不久,相同的命运,也降临到了张善安的身上。原来,唐军安抚使李大亮,略施小计,诱降张善安,将其一举生擒,并击败其部众。唐军击败张善安部,对于辅公祏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等于是折断了辅公祏的一条臂膀。
武德六年(623年)十二月,唐将李大亮率军进击洪州,攻打张善安。双方隔水列阵,可以互相喊话。这个时候,李大亮开始和张善安打起了攻心战,瓦解他的心理防线。因此,李大亮向对面的张善安传话,让他认清形势,谕以祸福。果然,攻心战起作用了,张善安的内心,开始出现动摇。
张善安也不傻,唐朝和辅公祏,谁的胳膊够粗,拳头够硬,一目了然。辅公祏和唐朝对抗,简直就是找死。张善安觉得,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没有必要给辅公祏殉葬。紧接着,张善安作出回应:
善安初无反心,正为将士所误;欲降又恐不免。(《资治通鉴》)
看到张善安作出回应,李大亮觉得目的达到了。当务之急,是要稳住张善安,让他放松警惕。于是,李大亮假意作出承诺:“张总管有降心,则与我一家耳。”只要张总管你肯归降大唐,从此以后,咱俩就是一家人。
得到了李大亮的承诺,张善安放下心来。随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