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领着数十残兵,一跑东逃,最终来到沛郡治所相县。把情况说明一番。
沛郡太守袁胤心慌不已。沛郡兵力空虚。若是齐军来攻,肯定很难守住。他纠结万分。迟迟没有反应。
黄伟赶忙劝说:“家父有言:沛郡有许多下邳百姓。他们与齐军有大仇。可号召他们,一起守城。民心可用,相县必不会失守。”
“就这么办。”袁胤表认同,然后发出感叹:“你黄家,对我袁氏,忠心不二。我一定上奏大王,追封你父。”
“多谢袁大人。”
……
韩王宫,袁耀得知曹仁领军南下。因为韩国都城的兵,不宜调动。只得下令,让桥蕤大军,作出应对。
桥蕤等将,商议一波,一致认为,曹仁领军,是来支援颍川战场的。所以,他们没有立即作出兵力调动。
等到曹仁领军攻睢阳。桥蕤才发应过来,立即领军向东支援。
此时,韩军所建的阳谷水坝,只完成一半。他们不得不放弃。
不过,支援地有些晚。谁能想到,睢阳大城。只坚守三日,就被齐军攻破。
此番睢阳夺取战,曹仁大军,战死三万,平均一日,牺牲一万士卒。主打一个快节奏,勇猛攻城。不计伤亡。
而守军呢,战死两万。因为,他们不是太精锐。兵死多咯,就军心崩溃。这才丢失睢阳大城。
曹仁留两万士卒守睢守,自率其余五万大军,向南而去,似乎要攻陈郡的架势。
阳翟城中,诸葛亮下令:“命于禁领兵两万,镇守阳翟城。”
“其余七万多士卒,尾随韩军主力。当然,咱们不能跟得太近。只要吊着齐军就成。可偷袭、可撤退。”
此时桥蕤大军,在阳夏驻扎。西边有诸葛亮七万大军,虎视眈眈。北边有曹仁五万大军,即将南下。
桥蕤很是头痛,他知道,阳夏,不可死守。不过,他不能开口说撤军。只得装模作样地询问:“齐军十二万。诸位以为,该怎么用兵啊。”
纪灵表示:“咱们有十六万之众。应该与齐军大战一场,与他们拼命,让他们造成几万的伤亡。不然,齐军会得寸进尺。我军士气,也会全失。”
刘勋很是认同,给出具体意见:“可分兵五万驻守阳夏,其余大军,到南边的固陵聚驻寨。”
桥蕤有点意外,这两个家伙,很有水平啊。都说得很道理。于是,韩国行动起来。
阳夏境内有三条河流,城池沿河而建。南、北南边,有涡河、尉扶河,为护城河。东边是两河交汇处。唯有西城门外,有一片阔地,齐军只能攻西门。不过,阳夏城不大。
固陵聚位于阳夏与陈县中间,韩军主力驻扎在此。进可支援阳夏,退可回陈县。
诸葛亮大军,驻守新汲,此地位于颍川郡与陈郡交汇之处。他们没有进攻的意思。
曹仁大军,驻扎在柘县。同样按兵不动。
两路齐军,都没行动。韩国怎么办,他们更不敢主动出击。战事就这样僵持下来。
十日过去。齐军才有所行动。诸葛亮大军,分兵三万,前去接收颍川各县城池。曹仁大军北撤,去接收梁郡其余城池。
桥蕤等人,收到情报。有点迟疑,也不敢相信。他们可是十六万大军。齐军怎么敢无视的。难道,这里边,有阴谋。
五日过去。确定齐军来真的。还真接收许多城池。他们傻眼。再次开会。
桥蕤询问:“怎么办。咱们打颍川郡、还是梁郡。”
纪灵、刘勋两人,都哑巴了。谁也不开口。毕竟,就韩军的战力。主动出击。真不好搞。
桥蕤只得咬牙作决定:“命刘勋为将,领兵三万,镇守郾县。命纪灵为将,领兵三万,镇守汝阳。”
郾县、汝阳两县,是战略要地,是汝南郡的重要门户。也是将来,齐军南下,要攻打的关键城池。
这次调动,意思很明显。韩军选择守势。
不久后,军报传到韩王宫。
袁耀大怒不已:“真是该死啊。手握十六万大军。就不敢放手一搏嘛。立即给孤王传令,要与齐军死磕到底。”
阎象赶紧劝说:“大王。不可冲动啊。咱韩国可用之兵不多。若是大败。就亡国之祸。求稳没有错。”
“沃日。你们这么消极。我韩国还有希望嘛。一步退、步步退。下一战,是不是要死守汝南郡咯。”
“这……大王。别急燥。咱找吴国结盟吧。想必,以咱两国之力。可以共抗齐国的。”
“吴韩结盟,是以后的事。这一战就只能这样嘛。”
“臣微无能。”阎象没办法想。
齐军默认停战。休战罢兵,是最好的事情。
这一轮南征,齐军累计战死十多万。这已经伤筋动骨咯。
齐军的战果也很大。夺取梁郡全部。至于颍川郡,除郾县、舞阳两县,其余县城,都被齐军接收。
诸葛亮回到阳翟,开始处理政务。军事由夏侯惇、乐进等人负责。
治理地方,无非是让民军归心。???.BiQuPai.
颍川郡历史文化悠久,其中比较出名是颍川书院。这里毕业过许多大才,如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