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军主力,也在北门。太史慈领兵十万,开始攻城。
齐军练演着攻城。守军却是一点不客气,疯狂输出着。
诸葛亮在后边观战,他发出感慨:
“其实十丁取一兵。是非常不可取的。战力大降啊。若不是北方大唐压迫。谁愿意这样穷兵黩武啊。还好,有红薯、土豆、玉米做为军粮。不然,真养不了,这么多兵。嘶,这三个高产粮食,也是大唐搞来的。同样是祸害啊。”
这有怪罪高产粮食的意思。也对,没有高产粮食。天下诸侯,怎么敢肆无忌惮地征兵。
十丁取一兵,已经是常例咯。当然,这是大唐带的头。其余诸侯,都是跟风而已。
齐军佯攻三日,诸葛亮下达军令:“各军快速夺取城池。谁能第一个夺下城墙。是此首功。本帅必上报大王,为其请功。”
夏侯渊是宗亲大将,对功劳什么的,不是很在意。一切按照自己思路来。
太史慈成名已久。无需证明什么。安稳攻城就行。再说,徐盛这个小老弟,急需军功。就让他表现一番吧。
徐盛来到军前,鼓舞齐军士气。
“咱齐军对战韩军,一直能打胜仗,咱是常胜之师。只要将士们用命,区区相县轻松拿下。拼一把,富三代。都行动起来吧。”
“嗷嗷、嗷嗷。咱们并肩子上。”
齐军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开始疯狂地攻城。
而城墙上,有袁志指挥着。他也看出来,今儿个的攻城,齐军非常猛。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招呼韩军士卒,拼命守城。好在,守军的士气也很高。
相县守军中,可是有许多下邳百姓,他们对齐军充满仇恨,他们不怕死,一心报仇。把守军的战斗气氛带起来。都争先杀敌。
城外野战,韩军不太行。但是守城战,他们一点也不差。有城墙优势在,许多的齐军杀击杀。
徐盛脸色发黑,很是郁闷。只是暂时下令撤军。攻城不是一轮两轮的事。必须一直坚持攻城,与守城拼意志力。
齐军轮换,下一轮攻城,继续开始。不过,作用不大。守军非常顽强。
徐盛没有懈怠,一边指挥着,一边观察守城的薄弱环节。
城墙这么长,总有一些地方的防备,较弱一些。
徐盛发现四点钟方向,可能是一个突破口。不过,他没有立即出手。而是正常攻城,只是稍微加强这个方向的进攻。
晚上十一点,徐盛领军突袭城池。重点关照四点钟这个位置。果然,十来分钟,齐军勇士就冲上城头。两军在城头上厮杀开来。
袁志反应很快,直接用火攻,大量油罐子,砸向齐军,城墙上边,燃起大火。
齐军有所准备,一袋袋沙土,被吊上城墙,然后,用来灭火。多余的沙土,在城墙上,堆起一道防护线。让少量齐军,可以立足城墙。
不过城墙空间有限,立于城墙的兵不多。
袁志立即让亲信,组织反击。韩国兵多,守城物资也多。全部招呼到齐军身上。他们齐心协力,一鼓作气,把齐军赶下城墙。
徐盛感叹一句:“功亏一篑啊。”
第二天,齐军继续攻城。他们兵多。是轮流作战。问题不大。
而守军不一样,一共六万士卒,还守三个城墙,他们压力很大。只要死一半。他们就会崩溃。如今,齐军得真格。他们昨天一共战死一万五,若今天再战死一万五,还守个毛线。
袁胤只得向南边求援。刘勋有五万大军,在相县南岸待命,他亲自领兵三万,支援相县。
入到城中,刘勋劝说袁胤:“袁太守,您身份不一般。还是先撤退吧。守城交给末将。”
袁胤直摇头:“老夫五十多咯。活够了。我齐军一直退让。是很不对的。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韩国军民,必须要用血肉,才能守护咱们的家园。”
“这……不合适。”
“老夫心意已决,刘将军。你回南岸吧。”
“袁太守高义,末将佩服。”
刘勋没再劝说,或者袁胤很对。此时,韩国必须要有人站出来。
这是大事,必须上报给主将。
桥蕤得知后,心中不能平静,呼了几口气后,他询问刘烨:“军师。我军是否可以一直派兵,入相县帮助守城。”
刘烨回答:“用处不大。只要守城物资耗尽,我军优势会大降。从军报上看,在下猜测,城池就快要失守。”
“不会吧。这是大城啊。还有咱们的援军啊。”
“援军刚到,短时间内,可能跟不上守城郡兵的节奏。若遇到大伤亡,必定军心有失。而齐军,已经动真格。接下来攻城,一轮会比一轮猛。”
果然,第二天中午。相县东城墙出现变故。齐军再次登上城墙,开启城上乱战。
袁志再次用上火攻之策。城墙上燃起大火。
齐军还是有所准备,城下一袋袋泥土被吊上城墙。然后,用泥土灭火,顺便以泥构筑防线。小股齐军得已占据一小块城墙。
韩国人多,两边出击,围杀城上齐军。
徐盛做出决断。全军出击,掩护城上齐军。又组织军中高端战力,增援城墙上的齐军。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