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都城袁府,魏国的余孽,聚集一起。
他们以袁尚为首。以下文官有:审配、许攸、荀谌等;武将有:高干、审荣、韩莒子等。
审配说明南边的局势,尔后提起,让袁尚再称魏王,指挥魏国军民,反抗大唐。
都是剧本,之前商议好的,众人当然没反对。
袁尚也没推辞。直接上位,举办简单的仪式,然后发表就职演说:“希望诸位,勠力同心,共抗唐军,夺回国土,振兴魏国。”
“臣等领命。”
散会后,许攸与荀谌,一路同行,有说有笑。这两人,身份有点复杂。他们不是袁尚的人,也没投靠燕王刘备。
先说许攸,没有参与魏国夺嫡。袁尚继位后,许攸没有得到重用,也没被冷落。后袁谭造反成功。许攸惧怕郭图害自己的。所以就跟着袁尚,来到燕国。
许攸为人比较狂,品德也不行。没有入刘备的眼,一直闲赋在家。
再说荀谌。袁谭造反时,荀谌为了魏国不乱,背刺袁尚。这算是小人行径吧,两边都不是人。袁谭看不上。荀谌只得入燕国,闲赋在家。刘备有招揽荀谌,但没成功。
如今,袁尚缺人,这才把许攸、荀谌两人请来。撑一撑场面。
许攸对荀谌说:“都这样了,还称王。有意义嘛。”
“君臣一场,配合他们一波吧。”
“老荀啊。你以后,有什么想法。”..
“咱不想折腾了。颐养天年吧。你呢。”
“若是可以,我要投奔曹阿瞒。”
许攸还是想做点事的。他与曹操是好友,若去齐国,肯定会被重用的。
……
燕王宫,召开会议。荀彧讲述当前局势。
刘备询问:“要如何应对大唐。”
荀攸回答:“咱只有收缩兵力。依靠城池、太行山、长城,与唐军周旋到底。”
“愿闻其详。”
“臣先说太行山,有三处重点:北边,在军都陉布置防御,重点屯兵军都山、居庸关周边;南边,在蒲阴陉布置防御,重点屯兵五阮关周边;西边,在飞狐陉布置防御,重点屯兵飞狐口、广昌县周边。”
“再配合周边长城,与重要城池,形成一片三角地带。可相互支援,形成犄角之势。”
刘备来到地图前,惊呼出口:“卧槽。公达,你说的区域。不就是上谷郡与代郡嘛。难道,我燕国其余郡县。全放弃嘛。”
“大王。你可听闻。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住嘴。这样的主意,亏你说得出来。”
说罢,刘备又长嘘短叹:“哎,可惜奉孝不在。”
荀攸无言,他自认为,这绝对的最优方案。私底下,就连荀彧都认同的策略。
要知道,大唐有水军、骑兵,对战争威胁很大。
若是燕国,一城一地的坚守。绝对被一一击破。
而荀攸的设想。把战事,拉入上谷郡与代郡周边。这会让唐军的骑兵、水军,没有发挥空间。届时,对战之时,只会是以步对步。
刘备希冀地看着荀彧,希望对方有不同意见。
但是,荀彧却回答:“自红薯降世,没有粮食危机。两郡之地,足够两百万人口生存。臣复议公达之言。”
刘备有点愤怒:“哼。蓟县怎么办。要放弃嘛。”
荀攸理所当然地说:“当迁都至上谷郡治所沮阳。”
“你……容孤王思考一波吧。这事也重大。也得找袁尚商议吧。”
刘备有点自闭,不再说话,一个人想着事儿。
回忆过去,他就一个卖草鞋的。若不是与关羽、张飞结拜,可能这一辈子,就只有当一个县令。如今,这两人离去。而独离自己。
刘备不由得痛苦起来。“呜呜呜……”这感情流露,发自肺腑。
必须承认。这一世的刘备,过得很顺。不是刘跑跑。他的江山,也不是哭出来的。
心情不好,只得一醉解千愁。当然,刘备的酒量,还是很好的。他也没有死志。没有醉死人的剧情。
几日后,张辽代表晋国残军,来燕国都城,参加三方会谈。
虽然,魏国、晋国已经灭亡。但他们,还有军队存在。
先述说三国兵力吧。晋国残军,只剩四万;魏国残军,还有六万。
燕国的军队,有士卒十二万,青壮五万,合计十七万。
三方军队,加在一起,二十七万大军。
会议开场,由荀彧说明唐军的动向,还有三方的军队情况。
刘备开口提问:“诸位,有什么想法。可畅所欲言。”
众人沉默一百零八秒后,审配出来发言:“外臣以为。可退让太行山,可如此这般……”
这波发言,有近万字,其中提到的重点,居然与荀攸的计策,相差不大。
刘备傻眼,有点怀疑,荀攸与审配,两人事先商议过。
但刘备,没有当场质疑。而是询问许攸:“子远。你怎么看。”
此时,许攸想摆烂,可是被点名,只得出来搭话:
“外臣以为。今年的战事,已经结束。明年开春,唐军一定会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