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尽显枭雄之姿!
只是在张子昂听来,其中也不乏辛酸苦辣之味!
张子昂知道,叔父这次死里逃生,可谓历经磨难,惊险重重,若不是关键时刻运气好,早就一命呜呼了。
原来,那日在鄱阳湖上,陈友谅为了突出重围,特意换了一身小兵打扮,扔掉一切碍事的辎重,只将最要紧的物品打包带在身边。
正是这个睿智的决定,最终救了他一命!
当常遇春一箭射中他脖子时,陈友谅当即翻身落入湖中。
幸亏那日风速又快又急,湖面上又乱作一团,陈友谅侥幸被江水冲入下游,被打鱼为生的刘老汉救起。
刘老汉见陈友谅伤势颇重,又陷入半昏迷状态,多半是救不活,本想撒手不管。
乱世人命不如狗!
这几天上游冲下不少人来,刘老汉也只是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可怜人,哪里顾得过来?
但陈友谅穿着一身小卒军服,即便奄奄一息,还是死死抓着刘老汉的船板不放。
这挣扎求生的可怜模样,让刘老汉又动了恻隐之心。
刘老汉的儿子也曾被拉壮丁,这一去就是几年,到现在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同是天涯沦落人,刘老汉寻思着,这小卒多半也是个苦命人,能救就救吧,还是努力将其抬回家中。
只是刘老汉家中贫寒,自己每日都是清汤寡水,哪有什么好东西来养活陈友谅?
每日除了喂几口粥,就只能偶尔搞点小鱼小虾,给陈友谅补补身子了。
也许是陈友谅气数未尽,昏昏沉沉几个月后,竟让他又咬牙挺了过来。
得知这里是朱元璋的地界,陈友谅不敢自爆身份,便干脆将错就错,用一个逃卒的身份,继续潜伏在刘老汉家中。
只是他不甘就此失败,多方打听后,终于得知,武昌已经被吴国大军攻陷,他辛苦建立的大汉国也分崩离析。
就连他的儿子、小妾都被朱元璋抓去,正妻更是绝望下,上吊自尽。
知晓这一切后,陈友谅表面上无动于衷,夜深人静时,却偷偷抱头痛哭一场。
身子本就虚弱的他,又得了一场大病,这一次,差点让他没挺过去。
刘老汉虽不知究竟,但陈友谅每日郁郁寡欢,只以为他家中遭逢巨变,一边好生安慰对方,一边将那日在船头捡到的包裹,交给了他。
这个包裹缠在陈友谅腰间,本来装满贵重物品,谁知竟被江水冲散,等刘老汉捡到时,里面只剩下一部竹简。
陈友谅见到这部竹简,却是神情大动,因为,这正是张定边留下的奇门八卦之术。
张定边一生所学甚广,其中就包含观天看象,他曾预测鄱阳湖大战的头几天,不会起风,果然十分灵验。
见到这本书,陈友谅本已有些颓丧的心情,忽然大为振作。
这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安排,给他指出了一条新出路!
陈友谅索性静下心来,一边修身养性,一边苦读书本。
一年后,他身体康复,学有所成,南方也渐渐置于朱元璋统治之下。
陈友谅便打算向北走,那里曾爆发过诸多红巾起义,没准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为了掩人耳目,陈友谅戴上面具,披上黑衣,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做“阳湖先生”。
这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鄱阳湖的奇耻大辱!
等陈友谅在北方游历一圈,心中更是深有感触。
元朝虽然是由蒙古建立,但此时朝中有大量汉人为官,这些人在和平年代还多受束缚,但值此乱世,却是一展拳脚,大有可为。
比如关中四大军阀,除去脱列伯是蒙古人以外,李思齐、张良弼、孔兴全是汉人。
这些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对朝廷也是阳奉阴违,妥妥就是一个个的小王国。
陈友谅忽然意识到,这未免不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机会?
想明白这点,陈友谅苦心经营,等候多时,终于找了个机会,傍上王保保这棵大树。
因为他敏锐的看出,王保保势头虽然强劲,却缺乏权谋之术,早晚要吃大亏,正需要他这种人辅佐。
果不其然,王保保没多久就遭受朝廷制裁,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对陈友谅的见解更是大为叹服。
两人一拍即合,从此以后,一旦遇到大事,王保保必定第一个找陈友谅商议,而陈友谅也在王保保的庇护下,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
时来运转下,上天竟然似乎真的要再给他一次机会!
没多久,陈友谅就探知,张子昂也带着一股残兵,逃到了北方。
不止于此,还有汉军丞相杨知禾,副枢密韩文才等人,也陆陆续续逃了过来。
陈友谅心中大喜,不动声色的将这些人收入囊中,初步建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小队伍。
王保保对此倒是乐见其成,他本来就是个大军阀,手下养着不少小军阀,比如叛变的关保等人,都是属于这种性质。
在王保保看来,这些汉人人数不多,掀不起什么风浪,反而能壮大自己的队伍,只要能为他效力,打败李思齐等人,就算再多些他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