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历史军事>洪武兴明> 第384章 赶鸭子上架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 赶鸭子上架(1 / 2)

周启浪带着二十多个小吏和一众乡亲在田间奋战了整整一天,等天色将黑时,不但没有保住田里的庄稼,反而一个个累得气喘如牛,瘫倒在地。

直到这个时候,周启浪才发现肚子咕咕作响,从下船到现在,半天都没吃东西。

过了会儿,余捕快端了两个碗过来,将其中一个递给他。

周启浪接过一看,只见碗里只有一些杂粮,拌着些叫不上名的野菜,看起来十分寒碜。

难道县衙门里,平时都吃得这么差?

周启浪忍不住往余捕快的碗里一瞧,结果发现对方比他吃得还差,满碗都是野菜,里面算是撒了几粒大米作点缀。

仿佛是看出了周启浪的疑惑,余捕快主动解释道:

“县里粮食不多了,百姓又遭了这么严重的蝗灾,捕头说要留点口粮救济百姓,大人您先将就将就!”

这些小吏都是当地人,为家乡父老着想理所当然,但周启浪反而更困惑了:

“官仓呢?里面应该有存粮啊!”

官仓是古代朝廷设立在各地的储备粮,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意外。

余捕快一听“官仓”二字,忍不住苦笑一声道:

“大人有所不知,河南收服不过数月,官仓是建起来了,可里面还没几个存粮,若是全县受灾,根本撑不了几天!”

周启浪听完后背直发凉,蝗灾如此严重,当地又无储备粮,难怪兰考县受灾后,成群结队往外跑的人比比皆是。

饥民如此众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巨大的民变啊!

他越想越恐惧,端着碗筷根本吃不下去,正在这时,耳边忽然传来巨大的嗡鸣声。BIqupai.

周启浪顺着声响,紧张的向田间张望,借着微弱的夕阳红,他一脸惊恐的发现,竟有无数蝗虫吃光庄稼后,成群结队的飞了起来,如一团团乌云般,向着南方飞去。

周启浪瞬间脸色惨白,蝗灾扩大了,而且如此之快!

他再也顾不上吃饭,跳起脚大喊道:

“快拿笔墨来,我要给朝廷发奏折,报灾!”

…………

等到刘伯温派出的御史,快马加鞭赶到河南时,已经有七八个郡县大面积受灾。

各地报灾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往南京,灾民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出现灾民聚众抢粮的事件。

巡按御史彻底绷不住了,这哪里还需要调查啊,这是瞎子都能一眼看出的大灾预兆啊!

巡按御史二话不说,当即也加入了就地写奏折的队伍。

…………

等到几天之后,大量奏折陆续汇集到一起,胡惟庸心里是彻底乐开了花。

灾情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这回朱文正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胡惟庸也不客气,直接抱着高高如山的奏章,就堆到了朱文正面前。

朱文正一脸纳闷,随手翻了几个折子后,立马意识到事态严重,当即说道:

“不能再等了,立即组织救灾!”

胡惟庸等得就是这句话,顿时两手一拱,冲着朱文正深深一拜道:

“还请平章大人定夺,我等必将全力配合!”

朱文正一愣,问道:

“此事没有成例可依?以前是怎么办的?”

胡惟庸尽力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

“大明刚刚建国,并无应付此等天灾的经验,李丞相若在,自然是他老人家主持大局,如今李丞相不在,我等只能指望平章大人力挽狂澜,拯救天下苍生!”

说完,胡惟庸还假惺惺的挤出了一滴眼泪。

朱文正却预感大事不妙,他才刚刚进中书省,说句不好听的,连衙门怎么运作都没弄明白,这个时候让他挑大梁,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但是推辞的话,朱文正又万万说不出口,论职务,他的确是此时中书省最高长官,论良心,也不能放着黎民百姓于不顾。

看着胡惟庸一脸期盼的神情,朱文正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忽然意识到此事大有文章。

李善长好巧不巧,偏偏挑这个时候走了,而胡惟庸才智过人,偏偏一个意见不提,只想让自己拿主意。

这事摆明了就不对劲啊!

不行,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自乱阵脚。

朱文正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飞速运转,不多时,已经计上心头,不慌不忙的说道:

“你暂且稍候,我现在就去找陛下商议!”

胡惟庸要的就是朱文正自己拍板,怎肯就此放过,当即劝说道:

“早朝已过,陛下可能正在歇息,还是明日再去不迟!”

朱文正抱起奏折,头也不回的拔腿就走,只扔下一句:

“放心,我去后宫找他,方便的很!”

胡惟庸看着他飞快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在心中腹诽道:

“你是他侄子,当然方便,换个人哪儿这么容易进后宫!”

…………

朱文正风风火火赶到后宫时,朱元璋正在吃饭,一听事件经过,立马扔下碗筷道:

“必须立即救灾!”

朱文正心想,这我也知道啊,可具体方案是什么,人手又怎么组织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