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的那块。”朱元璋见到宁妃有些失态的惊呼,赶忙追问道。 “陛下稍等,待臣妾好生观摩一番。”宁妃听到朱元璋的声音,这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 借着烛火的光芒,仔细向着刺绣的针线手法看去。 刚才之所以有被震撼道,完全是因为这块破碎布条,对于宁妃来说无比的熟悉。 当年为朱雄英尸身更换衣物,宁妃对于那块白肚兜再为熟悉不过。 当时马皇后病倒在床上,坚持自己给孙儿绣字,宁妃陪在身边,多次提出自己帮忙,被马皇后拒绝。 对于这块白肚兜,宁妃远比朱元璋要更加的熟悉。 尤其是刺绣所涉及到的阵法,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表现的形式完全不一样。 刺绣是所有大家闺秀必须学会的一门手艺,在后宫刺绣更是尤为重要。 刺绣针法中极为繁杂,有抋绒针,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 又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等四大名绣,在此之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和苗绣等等。 也就是说,每个人刺绣针法的习惯,将会因为自身的喜爱和习惯,刺绣的表达将会完全不同。 在刺绣高深大家眼里,甚至能通过刺绣的手法,辨认出所属传承。 如宁妃马皇后这等刺绣大家,相互之间更是极为熟悉。 现在宁妃所查看的,正是这金丝刺绣上的针法,下针,收口等等方面。 仅仅这个有些损坏的‘英’字,就让宁妃足足查看了半盏茶的功夫,这是因为宁妃的反复推敲,也跟不够明亮,眼神近视有关。 当宁妃将布条放下后,便郑重的对着朱元璋说道:“陛下,这布条上的刺绣,便就是姐姐所绣,这块布,是当年雄英薨逝,臣妾亲手为其换上,绝不会有假。” 听到这话,朱元璋忍不住问了一句:“宁妃可能确定。” “万分确定,绝不会有差错,这般技艺除了姐姐,这世上臣妾再未见过,且还是白肚兜绣字,世上独一无二。” 宁妃语气肯定的说道。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笑颜逐开,脸上带着泪痕,却高兴地如个孩子般。 而后对宁妃说道:“你可知道咱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布条嘛。” 宁妃只是微微沉吟,就开口问道:“莫非是雄英那里。” “没错。” 听到宁妃的疑惑,朱元璋直接肯定回道,而后有些感叹般的说道: “咱最初跟大孙见面的时候,但见容颜便极为震惊,立即询问大孙的情况。” “当时的大孙谨慎,假意告诉咱是有父母的,还说自己已然二十,和大孙的年龄不符,咱自然不能相信,便就安排锦衣卫详细调查。” “果真被咱给查出来了,大孙只是那家的养子罢了,且就是在南京城外,长江边上被捡到的。” “当时大孙还跟咱争执,说是咱大孙是埋在土里,他是给人沉了江,不相同。” “这不,孝陵陵墓挖掘出来后,咱大孙就无话可说了,嘿嘿嘿。” 朱元璋像是对着宁妃说,又像是对着自己说道,语气极为得意。 看着陛下惊喜激动,仿若证据确凿,没见过朱英的宁妃,眼神中闪过微不可查的怀疑。 因为没见过朱英的长相,对于陛下口中的极为相似,宁妃不明白是什么样的感觉,尤其是在刚才。 宁妃正好在看关于先天心症的记载,怀疑的种子已然是种下。 只是现在的宁妃,也不知道怎么跟陛下去述说。 布条是真布条,雄英就一定是真雄英吗。 这个时候的宁妃,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若是有人在河边发现了雄英,且也发现了雄英的身份,且这人还是大明的敌人。 而后寻一个年岁差不多,和太子差不多模样的孩童,最后制造出这么一场惊天的阴谋。 之所以用了十年,待太子薨逝才过来,于宁妃看来,便就是因为一直在人海茫茫中寻人,寻到之后,定然暗中进行培养。 不过即便如何代替,那先天心症可是替换不了的。 “宁妃,在想啥这般出神呢,是不是现在就想见着雄英这孩子了,你先别急,咱本想让他快些过来,不过之前咱给了大孙五千人马,大孙此刻正在军营里。” “待他处理完军营的事情,咱就立马让他来见你。”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听到这话,宁妃正欲开口,突然脑海中灵关闪过,转而说道: “陛下既然早就知道了雄英所在,为何不滴血认亲呢,若是能合,谁还敢说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