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错的位置,在各方面上,苏州知府杨幼文,没有要拖沓的意思。” “唯一遇到的问题,便就是这城里的商户,地主豪绅一流,他们多数是联合起来,压制百姓,有桉情不准上告。” “甚至是暗中调集护卫,隐约有对抗之意。” “臣做的第一步,便就是去摸清苏州城内,大户们的底细。” “说起来惭愧,臣的弟兄们,在这一块毫无建树,最后还是请群英商会帮忙,这才掌控了一些大户的底子。” “臣担心引发哗变,也不好一下子做得太过,便就在清楚他们中间的矛盾后,拉一派,打一派,便就在这苏州城里,慢慢的展开了拳脚。” 蓝田讲述得很是清晰,治安司在这里一步步的发展,包括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等到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又是怎样去开展本身的职责。 朱英听完之后,点点头,表示认可。 蓝田对于朱英来说,可谓是嫡系部队。 不管说是皇帝,亦或是太孙,都是需要人,去帮忙自己管理。 所以在选拔贤才上,能够正确的贯彻自己的思想,才是最佳的人员。 而蓝田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出色。 可以说是完全的按照朱英所制定的章程,在严格的执行。 当然,就现在而言,还只是蓝田的一面之词,到底是不是这么一个情况,还需要多方面的验证。 其实就苏州而言,不管是说治安司的加入,还是说苏州官府本身,都属于朝廷的一个重点监察区域。 主要的问题,并没有出在官府这边,而是出在地方大户这里。 在这里的所有大户宗族,几乎可以说是都参与经商,街道上的铺面,多数都掌控在这些大户们的手中。 哪怕是田产这块受到很大的打击,也很难说动摇他们本身的庞大基础。 朱英沉思一会道:“漕运那边,可是有什么眉目了。” 苏州府最大的暴利所在,就是漕运了。 尤其是在盐官这块,越发如此。 借水道之便利,贩卖私盐者众多,像张士诚,就是苏州这边的盐贩出身。 朱英直达苏州这里,有两个目的。 首先就是对治安司的考校,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至少表面上的一些贪腐,将会被逐渐的杜绝。 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打造苏州造船厂。 在苏州这里,因为河道水系发达,所以来往的船只特别多。 有需求,自然就有与之相对形成的一个集体。 比如船夫,这些善于水性的工人。 还有最为重要船工。 就整个江南一带,在许多大户宗族的手里,都掌控着对于打造船只,技艺精湛的工匠。 河船和海船,虽说是要求不同,但殊途同归。 毕竟最早的海船,就是由打造河船的工匠制造出来。 朱英的想法,就是要推动整个大明的海上贸易。 而想要开造船厂,首先避不开的,就是漕帮。 这个时期的漕帮,和满清时期的漕帮,有着很大的区别。 满清时期,那是真正的帮派组织。 而现在的漕帮,背后的掌控者,都是那些大户宗族。 听到太孙殿下说起漕运,蓝田只能无奈抱拳道:“回禀殿下,漕运这边,臣还未能有所接触。” 朱英闻言点点头,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现在的蓝田能够达到现在这么一个情况,已经说超出朱英的期望值了。 或许这跟蓝田本身,一直处于军营之中,相对来说比较耿直吧。 想了想,朱英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张伯,通知苏州这边的商会,就说是我的意思,准备在苏州府这边,开办苏州造船厂。” “打造的船只,尽皆用于海上贸易所用。” 说到这里,朱英微微一笑道;“要传出消息,就说苏州造船厂的四成股份,将会散发至民间,但凡我大明户籍,皆可入股。” 朱英要做的,并不是说把整个苏州的所有商人,全部打垮。 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 而且造船厂这种大型工厂,需要的钱财,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其实群英商会的资金,已经达到了一个很窘迫的状态。 这其中,一是造纸厂,印刷厂的拖累。 在讲究更大的规模的社会效益同时,经济效益自然是在不断的下滑。 现在还没有正式开放邸报的‘广告’植入,所以相当于不断的在做赔本买卖。 对于国外邸报的倾销,其实完全可以弥补这一块的差异。 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衍生的问题,那就是时间。 从大明京师运送一批邸报到边疆之外,所需的时间往往数以月计,每年运送的数量,也是非常的有限,周期较长。 按照目前的估计,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稳定之后,才能追平目前的亏损。 还有就是对于宝钞的收集,这算是拿钱买钱,不断填补宝钞之前的亏损。 再加上南北水泥官道的建设,各地水泥厂的投资,包括其他的产业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