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可不是被欺负了不还手的人,哪怕这个人是皇上也不行,皇上也得讲道理吧,萧承易赈.灾施粥,被一贬再贬,赈.灾按部就班后,交由太子负责,现在出现了瘟疫,皇上怕自己儿子染上瘟疫,就又把差事交给萧承易。
好事没萧承易的份,棘手的差事,要命的差事就让他上。
欺人太甚。
难怪先皇临终前要萧承易掌兵权了,要哪天萧承易真的造反,绝对是被皇上给生生逼出来的。
萧承易什么性子,她不过和他认识几个月都知道了,皇上也算是看着萧承易长大的了,能不清楚?
还敢给他使绊子,这厮要不给皇上找点事,都不是她认识的明王。
赵七牵马过来,萧承易没说什么,听话的骑上马背,往城门方向走去。
苏月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看着外面。
瘟疫猛如虎,让平常喧嚣热闹,叫卖声络绎不绝的街道一下子冷清下来,行人少的,马车都能跑起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平常要半个时辰才能出城,这会儿一刻钟就到了,城门紧闭,守城官见是萧承易过来,赶紧上前行礼。
萧承易沉声道,“开城门。”
“从今日起,没有本王允许,城门只许出不许进。”
守城官看到赵七手里拿着的明黄圣旨,知道萧承易是出城赈.灾,当即让人把城门打开。
粥棚安置在城外一里远,不到一刻钟,马车就到地方了。
车帘一掀开,看着那些难民凄惨的模样,苏月心都揪成一团,她知道遭遇洪涝很惨,但没想到会惨到这种地步,只稍微了解了下情况,苏月就控制不住的愤怒了。
大灾之后,容易有大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动物的尸体腐化污染水源导致的,知道萧承易负责施粥赈.灾之事,苏月还特意交代他让人多烧热水,不让难民喝生水,萧承易负责的时候,有官兵专门负责烧水。
但太子接手后,太子的人觉得天热,水烧开了也要放凉才能喝,浪费柴火,就不让人烧热水了,负责这事的官兵说是明王特地交代的,太子的人还恼官兵多嘴,“现在负责赈.灾的是太子,不是明王,怎么赈.灾,太子说了才算。”
打那天起,灾民们喝的都是直接从河里打来的生水。
听到官兵说这事,苏月怒气直往天灵盖涌,“那太子呢,也和你们,和难民一样喝生水?”
官兵,“……”
想也知道不可能啊。
但凡有点品级的,喝的都是茶了,更何况是太
子殿下。
苏月知道自己问的是句废话,她就是气不过,要太子和难民一样喝生水,她还不至于这么生气,又没让他这个太子亲自烧水,烧点热水能费多少柴,他太子少吃一个菜的钱都能买多少柴了。
苏月深呼吸把怒气压下,现在不是追究太子之过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治瘟疫,苏月昨晚调制了不少止泻药,让官兵发下去,然后准备去给染了瘟疫的难民把脉开方子,然后就看到了个熟人。
王太医听说明王领了苏大夫来,匆匆过来,见到苏月,第一眼觉得眼熟,再一看,王太医眼珠子没差点瞪出来。
这……不是苏大姑娘吗?
她怎么女扮男装来粥棚?
很快王太医就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更震惊了。
苏大姑娘就是苏大夫?
她才多大年纪啊。
一定是他想岔了。
苏大姑娘和苏大夫只是姓一样而已,不是他想的那样。
可她要不是苏大夫,明王带她来这里做什么,他离开京都的时候,苏大姑娘可怀着身孕呢。
苏月把王太医的不敢置信收于眼底,她问道,“王太医怎么在这里?”
王太医因为她,阴差阳错辞了官职,萧承易承诺帮他回太医院,王太医想着反正都辞官
了,正好趁此机会回乡探亲,一旦回了太医院,想回去就难了。
这一趟王太医回去,着实待了不少时间,只是回京的时候,路过粥棚,看到两难民在他面前倒下去,王太医哪能坐视不管,当即下马车,给难民把脉。
在询问病情的时候,知道还有不少难民也一样,甚至已经死了不少人了,王太医就知不妙,当即禀告太子,怀疑这些难民得了瘟疫。
太子一听是瘟疫,当时脸色就大变,二话不说就转身回宫了。
本来宫里的太医就怀疑是瘟疫了,只是没人敢禀告皇上,天子脚下又是暴雨洪涝,又是瘟疫,这事可不小,谁也不敢轻易下定论,只把宫人当瘟疫隔离起来医治,没把握治好,就果断把苏大夫推了出来。
王太医已经不是太医了,但看着这么多难民,他实在不忍心走,便留了下来。
在苏月来之前,官兵已经在王太医的指挥下把染了瘟疫的和没染上的分开了,染瘟疫而死的难民焚烧后再掩埋,用艾草和石灰水消毒等等,省了苏月和萧承易不少事。
王太医说了自己的事,然后道,“王妃有孕在身,怎么也来这里?”
就算苏大夫医术超绝,远在他之上,但明王妃何等尊贵
的身份,这可是瘟疫,一旦染上,会腹泻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