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其他类型>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第三百七十二章 砍砍砍砍的大唐官都不够用了开科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二章 砍砍砍砍的大唐官都不够用了开科举(2 / 3)

才俊?”

“宗室、勋族、世家,如今皆有青年在家读书修身,他们到底是有几分学识的,年轻人又有朝气有斗志,亦有精力。”

“将他们下放到地方上去历练历练,也可看看成色,将来能为国家选拔几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李世民颔首。

“可。”

他应声道,

“这的确是个主意,以宗室、勋族为先,世家为后,令他们选拔几个可堪一用的人才出来,朕再派人考核一番,便可入仕做官。”

“包括你们几个,觉得家族里有人才的,都可举荐,举贤不避亲嘛。”

在李二的心里,勋贵们是最亲的,宗室其次。

而世家,如五姓七望等大家族,却是要谨慎一些,甚至要提防他们。

说起来,这帮家伙当初还都是支持李建成的呢,呵呵。

“是。”

长孙无忌应声道,

“臣回家后一定好好思虑,为陛下贡献几个人才。”

这可是个扩大家族实力的好机会啊!

必须得把握住。

“嗯。”李世民看向房玄龄,笑道,“玄龄,你有什么见解,说来听听。”

见他抚须气定,就知道他已有主意。

“回陛下,臣以为当敦促在朝大臣举贤。”

房玄龄抚须道,

“臣子们不但需要做好本职工作,亦有为国家发掘人才的责任。”

“陛下不敦促,大家便都不当回事儿;但陛下若敦促,甚至是予以赏罚,那臣想,官吏们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去发掘在野遗贤。”

“先不管其他,让他们把人才推举上来了再说,至于到底贤与不贤,自有陛下公断。”

李世民眼睛一亮。

啪!

“好主意啊!哈哈……”

他抚掌赞道,

“所谓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在野遗贤必然是有的,只是朕没有费心用神,发动大家去找而已。”

“玄龄这个主意不错,朕可以记一笔。”

话音落下,三人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向了徐风雷。

“太师?”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道,

“到你了。”

“以你的才智,应该早已有想法了吧?”

徐风雷干咳一声,缓缓放下茶杯。

“呃……臣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他应道,

“臣以为,选拔人才,不应该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从勋贵中选一批,发动大臣们选一批,的确可以解暂时的短缺。”

“可将来呢?”

“宗室勋贵的人是有限的,朝臣们的朋友圈亦是有限的,这法子用不上三次,就枯竭了。”

“所以我说,此皆治标,非治本也。”

李世民眉头一挑,摸了摸下巴。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亦是轻轻抚须点头,静心聆听。

“那你说说,治本的法子?”李二抬手一请,饶有兴致的道。

“治本的法子,便是建立选拔人才的制度!”

徐风雷沉声道,

“用这套制度,源源不断的从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选拔出可靠可用的人才来!”

“陛下方才也说了,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那么全天下数百上千万人,该有多少忠士能人?怕是如过江之鲫般,数都数不清!”

“若将选拔制度比作渔网,人才便是绵绵不尽的鱼儿,您只需要适时撒网下去,便能捕获一网的人才!”

“如此一来,陛下您还怕无人可用吗?”

李世民双目微睁,心中已是起了波涛!

“好,好啊……”

“好办法啊,你这法子太好了!”

他嘴里喃喃着,脑海里已经出现一副画面——

一个渔夫往江中撒下一张大网,须臾间捞起,满网跳动的鱼儿,挤成了一个大球!

那个渔夫兴奋的大笑起来,回头一望,就是他自己!

“太师所言,和隋文帝所创建的科举制,有些相像啊!”

房玄龄惊道,

“对!”

徐风雷笃定的道,

“就是科举没错,但是隋文帝所创立的,包括隋炀帝所践行的科举还太过于片面,门槛还很高。”

“隋时能参加科举的,都是豪门世家子弟,最次也是个落魄寒门,连一个黔首百姓都没有。”

“我认为,科举不该设置门槛,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有资格去考!只要文章得体,思想过关,那就可以入仕做官!”

李世民点头。

“对,对。”

他赞同道,

“朕要的是全天下的人才,而非局限于门阀世家。”

“朕信一句话,民间有高人呐。”

“这个科举,就该不设门槛,任你是王公贵族也好,乡野村夫也好。来了没别的,就一张考卷定高低,只要有才华,村夫亦可在贵族之上!”

“太好了这个,朕喜欢!”

如何摆脱门阀世家的巨大政治影响,巩固皇权,是从隋文帝开始就苦思冥想的问题。

李世民一直都是杨广黑,但杨广有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