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广东布政使宋建鸣宋大人亲自捐银十万两,要在广州府建一座学堂的消息被扩散了出去。
杭州府四大书院的讲习们纷纷收到了邀请信,信中言明,只要他们肯来广东呆五年,他宋建鸣不仅送房子,送田产,还有根据讲习们的名望,五千两到一万两的白银立刻双手奉上。
广东省现在不得了,自从新路开通,潮州府和广州府两大港口城市,现在人口比之前多了足足两成,那里的房产也比原来值钱多了。
而且广东地处南边,气候炎热,田地一年可以长两季水稻,种完水稻还可以种玉米、种土豆、种红薯,特别是红薯,十分适应岭南一带的土壤。以前没人要的荒地、山地现在都有人抢着要,种茶树、种辣椒、种向日葵、种芒果、凤梨,那都是值钱玩意儿。
财帛动人心,再加上宋建鸣本人的威望,一连好几天,万松学院、紫阳书院、崇文书院的老山长们都接到了好几封请辞信,美其名曰:教化边民,为朝廷、为圣上做贡献!
几位山长知道是宋四挖墙脚后,气得胡子都翘起来!
就知道他当初莫名其妙跑到山上来搞什么清谈会是没安好心!
特别是万松书院的山长当初还猜测是不是宋四有意让他的大公子来万松书院念书呢,结果闹了半天,居然早就存了挖墙角的心思!
其实不仅仅是杭州府的书院被撬墙角,应天府、苏州府、镇江府、扬州府,但凡江南有点名气的书院几乎被宋大人翘了墙角。谁叫江南一带都是文化重镇呢,宋大人可就认准了江南。
宋建烁听闻自己那远在岭南的好堂弟从他镇江也挖了一位很有名望的大儒走,气得想吐血。
大儒们也真是的,如何能为五斗米折腰?
风骨呢?气节呢?
这边江南为了留人,也不得不大出血,尊贵的府台们亲自捧着礼物上那些有名望的大儒家拜访,并希望他们留下,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听闻广东那边不仅送宅子,送田产,居然还要外加足足一万两白银,若是大儒,则是三万两白银双手奉上时,几位府台大人,真的想晕死过去。
忒他妈豪了!
宋四,你有钱,你行!走着瞧!
很快,皇帝陛下的龙案上便多了几张状告广东布政使宋建鸣贪污受贿的折子,奈何宋建鸣早就先一步跟皇帝报告了自己想要在广东建书院的想法,岭南一地,文风不胜,这么大的地方连个像样的书院都没有,太不像话了!
他将当地豪商们听说官府要办书院,积极捐钱捐物的事情告诉了皇帝,另外他自己还掏了十万两出来。至于广东行省各府衙、县衙的官员们,长官大人都掏钱了,你们好意思不掏钱么?有一个算一个,谁捐了,谁没捐,使司大人拿着小本本记着的哟。
又是自掏腰包,虽然皇帝知道宋大人有水泥厂,不差钱,但一个官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掏腰包为百姓办点事情,实在令他感动得想要抹眼泪。
被太子之事弄得心情糟透的皇帝,三个月来头一次畅快地笑出声。
至于宋建鸣去江南各大书院挖墙脚的事情,皇帝简直想要拍手叫好。
江南书院,别看只是书院,但却有着它们自己不容小觑的势力。这些书院的门生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同一个书院出来的进士们还特别喜欢抱团,皇帝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然而江南学子们凭自己的实力考中进士,皇帝又拿他们无可奈何。
现在有个人去挖江南的墙角,皇帝求之不得。
有漂亮的校舍,有江南找来的好老师,据说还有奖学金!
凡是三十岁以下考取秀才功名,或是有举人功名的,只要你来书院的,书院包你吃住,一年补贴四十两银子,外加墨笔纸砚,还有每季两套的免费校服!
这一下,全国各地的穷秀才们闻风而动,全跑来广东的官办书院蹭吃蹭住,还有一年八套的免费衣服呢!
宋大人带着曹家家主和何家家主,一起参观书院,这二位这次一人捐了八万两,两位老爷手握在一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读书人。
还都是秀才呢!
不要以为秀才好考,要在县试、府试、院试中拿到好名次才能得到秀才功名,含金量可是很高的!
那么宋大人亏了么?非但没亏,他还赚了。
书院周围的一圈地都被宋大人买下来了,建了一堆宅子,这就是妥妥的学区房。
秀才娘子们不能住学校宿舍吧?总要租个地方住吧?
有钱的公子们,确定要住学校那破破烂烂的宿舍么?不在学校周围买栋好些的宅子么?
还有福建、广西、江西、甚至湖南都有人特地过来上学,开玩笑,这可是聚集了好几位江南大儒的书院!是别的地方能比的?
仅仅三个月,原本预想的两千个名额就满了,再想来念书的就要考试才能入学了,围绕书院那大圈房子立刻有了人气,半年之后,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小镇子。
宋清月开在书院边的书局赚得盆满钵满,她找了几个枪手,照着她的提纲随便写了点修仙、武侠小说就卖得特别好,关键是,宋清月亲自操刀给小说配上了插画,找雕版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