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户书上列着牛家所有家产。
一间房屋,八亩薄田,一湾水塘,两头耕牛,三窝蛋鸡,一窝兔子,两只大鹅,一条黄狗,还有城中西市口一间铺子,一应俱全。
房屋分为主屋和偏房,主屋是以前长房住的,偏房则留给牛老二夫妻。而自牛老大亡故,老三牛叶嫁人,牛嫂母子搬走独住,房屋便被牛老二一家霸占,分别住着夫妻两人和三个娃娃。
王氏不同意分房,理由是他们一家人多,房子分出去了,娃娃们只能住在田坎上;田产和水塘也不能分,都种着她二房的庄稼、养着她二房的鱼呢;城中铺子更别想,早都租出去了,一时半会儿也收不回来。
至于耕牛,没田产拿来也无用,而大鹅和黄狗,也是不方便的,还要看家护院呢。
总而言之,什么都分不了。
牛家族老拿王氏没辙,倒是牛嫂捏着那分户书细细地看,开口道:“我母子二人有地方住,倒是不必同二房挤在一个屋檐下,日日相见。田地,我们也没人手耕种,拿来无用。既不好分,我们便要这间铺面就好。”
王氏一听这话,阴阳怪气讽道:“大嫂真是好眼光,独独要这城里的铺子,也不知打的这租金的主意,还是往后计划着去那西市口卖菜宰牲哪?”
牛嫂懒得与她拉扯,只道:“我母子已是退让,你若不肯,那便按规矩,房屋、田产、水塘一应对半分,就是你那黄狗,也要宰作两半,分个清楚明白!”
旁边摇尾巴看热闹的大黄狗一听这话,嗷呜一声夹着尾巴跑了。
“你!”王氏气得咬牙,被牛老二劝住。
她心下细细思索一番得失,还未开口,就见那位一直未发话的纪郎君上前一步,对牛嫂道:“既要分家,阿嫂还是分个清楚明白为好。”
“铺面虽价高,可终究抵不上全部家产的一半。既要分,又不好分,不如阿嫂母子拿铺面,房屋田产其余一应归二房,将中间差值折算作银钱,便既能保持现有一切不变,也算是分得清楚明白了。”
“如此甚好,”田三在旁边听着,点了点头,“还是纪郎君头脑清醒。如此也分得公平公正,免得日后再生嫌隙。”
王氏脑中一顿官司,这意思,岂不是她家不仅给出了铺子,还得多折算一笔银子给那母子?
纪潇自然是这个意思。
牛嫂选这铺子是为了谁,她心里有数,却也不能眼见她因此而吃亏。
见王氏不情不愿,她便道:“牛二嫂嫂若想选铺面,阿嫂母子拿房子田产也是可以的。”
可如此一来,牛老二一家连住的地方都没了,自然不能选铺子。
王氏:“……”
按纪潇的说法分好了家,在牛家族老和田三村长见证下,牛力和牛老二正式在分户书上按手印。
王氏看着牛老二按完手印,腿一软当场嚎哭出来,被丈夫和儿女搀扶了回去,脚步都是虚的,好似去了半条命。
纪潇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也是活该。若非王氏心术不正,非要将牛嫂母子赶出村子,也不必如此。
谢过牛家族老和田村长,四人便返回了村东茅草屋,早早歇下了。
心知二房不会主动交银子,翌日一早,牛嫂便上门讨要去,还特意带着纪潇做的鲜肉包子先去了一趟田家,说是为石子的事儿给田烨赔礼,顺便央着田三一道去催银子。
田烨拿着热乎乎的肉包子,吃得腮帮子鼓鼓的,满嘴流油,不忘催着他爷爷去帮忙。田三尝了一口包子,实在香软流油,又抓了两只囫囵塞嘴里,连连夸赞,加之孙儿催促,便也不好驳面,笑盈盈跟着牛嫂去了一趟。
牛嫂扯着嗓子喊了半晌,王氏装睡,不开门。田三等得不耐,在外骂了两句,这一家子才不得不出来,讪讪将一包银子塞给牛嫂,又不情不愿拖拉了大半日,才办齐了铺面交接的手续。
牛嫂再回来时,一手拿着地契,一手掂着十两雪花银,一整个眉开眼笑了。
“潇哥儿!先前不是说,想换个大点的铺面么?”她把地契和银子往纪潇手里塞,殷切道,“啥时候进城,咱看看这铺子去!日后要拿来卖什么,你定。还有这银子,如今我母子衣食不缺,放在手上也无用,城里生意上花销的多,你拿着使!”
和纪潇想的一样,牛嫂选这铺子,果然是为了帮衬她。
她想了一想,牛嫂一番好意不好全驳了,何况她也确实缺钱,便收下了银两,摘出那张地契还过去。
“那谢谢阿嫂了。这银子,就当是阿嫂借我的,日后生意上赚了钱,我连本带利还给你。地契可要收好了,小心被人搜罗了去。”
“什么还不还的,跟我客气什么呀,”牛嫂热切道,“这本都是你帮我们母子争取来的,我一个妇人,不懂做生意的事儿,这些你拿着,才能起着作用呀!”
纪潇拗不过她,沉吟片刻,有了新主意:“银子不能白收,这便算阿嫂‘入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