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今日格外热闹。
卖肉卖菜的摊贩,早起赶集的顾客,都在闹哄哄地谈论着什么。
街口拐角那家生意最红火、日日排成长队的纪家包子铺,今日除了排队的,还多了许多人驻足围观,兴奋谈论着些什么,堵得水泄不通。
从零碎言语中听得,道是那位儒雅俊秀的包子铺小掌柜,实则是位小娘子。
独身在外做生意,为行方便,这才乔作男子装扮。
也不知有何变故,最近刚恢复了女儿身,本就生意红火的包子铺,这下子更受欢迎了。
男子大多粗野,不似女儿细腻如水,更叫人放心些。
匠心妙手的小娘子经营的食铺,好似食材都变得更干净精细了。
先前最受女子欢迎的小食铺,如今有了更多男子青睐,许多人慕名前来,借着买吃食的名儿,多瞧一眼这轰动早市的包子铺小娘子。
纪小娘子生得秀气软糯,眉眼间却有股子鲜活英气,虽算不上一眼惊艳的容貌,瞧着却很舒服。
她发髻间不着珠翠,配以清新山花,一双眼真诚明亮,弯唇笑时尤显亲切。
瞧着好拿捏,做起事却十分大方老练。
刘方是个卖鱼贩,在西市卖了多年的鱼,自从这纪家包子铺开张,就成了铁粉,日日来这买包子,旁边买豆浆,都成了习惯。
“今日也是两个笋丁包,两个紫薯包,两个纸皮烧麦?”纪潇认得他,笑着问。
刘方对上少女视线,脸“腾”得红了,结结巴巴地点头。
“好嘞。”她揭开蒸盖,逐一拣出几种包子,用油纸包好。
等待的时间里,刘方踌躇片刻,才磕巴道: “纪娘子如此手艺,不成想竟是女子,只身在外实属不易。”
“这……这是今晨鲜捕的鱼,特送与娘子滋补。”
纪潇这才注意到,男人手里提着一条鲜鱼。
鱼目清亮,鱼鳃鲜红,正摆尾挣扎,奈何鳃部被细线拴得牢牢的,徒劳无功。
果真是一条新鲜肥嫩的好鱼。
她不由抬眼看向提鱼的人,这刘方没大她几岁,样貌生得端正,平日颇讨西市大娘们喜爱,只是一直未曾婚配。
平日也爱买他家的鱼,何况眼前这尾瞧着着实不错。
“那就谢谢刘老板了。”
见少女愿意收下,男人面上一喜,殷切将鱼提上桌案。
就见一只玉雕般的手横插过来,白净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接过鱼,数出十数枚铜板递回给他。
江亭钰不知何时绕至纪潇身后,姿态大方,唇边含笑:
“您说笑了,姐姐有我陪伴在侧,怎算得上‘独身在外’?”
他特意咬重了那个“您”字。
倒是刘方拿着被少年塞来的铜板,一时无措起来:“这……”
纪潇看了身边语气不善的少年一眼,点点头,对刘方道:“刘老板收下罢,这鱼着实鲜美,也不好白收您的,权当是我姐弟买了。”
这话意思很明显,鱼收了,心意却是拒了。
男人垂头丧气地拿着油纸包离开。
等到中午,纪潇把鱼提去书院外的食铺。
刮去鱼鳞,片下鱼肉,鱼头鱼骨煲汤,准备做一顿鱼羹。
鱼肉去皮,剔刺,细细剁作雪白肉泥。
加入蛋清、料酒和盐搅拌均匀,就成了细腻粘稠的鱼滑。
纪潇捏起鱼滑,从虎口挤出圆软嫩呼的一坨,汤匙沾水舀下来,就成一颗一颗Q弹糯白的鲜鱼丸。
牛嫂正捣鼓一颗鲜红的洋柿子,即古代版西红柿。
她没吃过这番邦果子,也不懂要怎么做,表面滑溜溜的,削起皮来很是费劲。
纪潇一边捏鱼丸,一边跟牛嫂说道洋柿子的做法。
先烧一锅滚水,洋柿子放进去烫一会儿,再捞出过冷水,那薄薄一层鲜红的外皮就跟红艳艳的果肉分开了,直接撕皮就成。
“喔喔!这真是神奇!”牛嫂一边感慨,一边快乐地剥洋柿子,不忘夸她,“你怎连这番邦果子都会做?我还是头一回见呢。”
西红柿古有“狼桃”之名,被称为“外邦毒果”。
在这民风开放、食材种类繁多的虞朝,虽没到人人避之不及的程度,还是属于市集上少见的,会拿它做菜的更是少数。
纪潇心想,改日定要让大家尝尝绝世家常美味——番茄炒蛋,那可是现代餐桌上最常见、最吃不腻的家常美味之一!
等她在案板上捏出一排圆溜溜、白糯糯的鲜鱼丸,牛嫂也将番茄切成了小丁,蒜头切小片,小葱切成绿油油的葱花。
纪潇往灶中添柴热锅,冷油下蒜片炒香,倒入番茄丁翻炒。
倒入细白浓稠的鱼头汤,煮沸后下入鲜鱼丸,一个个圆滚滚的像胖娃娃跳水,咕嘟嘟洗着番茄澡。
大火煮一两分钟则可,鱼丸鲜嫩入口更弹,最后加盐、白糖,淀粉勾芡收汁。
色泽红白、鲜美香滑的番茄鱼丸就出锅了!
一上桌,酸酸甜甜的鱼香味揪住所有人的鼻子。
鱼丸煮好后涨大了一些,圆鼓鼓的储满了汁水,泡在浓白的番茄鱼汤中。用筷子夹起来颤巍巍的,裹着热气儿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