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 章 22(1 / 3)

第22章

【既然武不行,那就以文治国,以德治国,“皇帝和士大夫共治理天下。”

宋太宗赵义光本就是赵家兄弟几人中文采最好的。

武打不过他哥,文还整不过他哥么。

要以文治国,首先要提高文人地位,增加文人的官职。

从宋太.祖赵匡胤一次科举只选拔二三十人,直接增加到一百七八十人。】

*

秦殿。

“科举,记下。”嬴政对身边的记录官吏道。

这是嬴政第二次听到科举之策,第一次是败家子隋炀帝所提。

【嬴政】:可与隋朝的科举之策相似?

嬴政真心求问。

乐瑶看粉丝提问,她就顺便对比一下,宋朝科举制度是宋太宗赵光义“文治”的基石。

【宋朝的和科举和隋朝的科举不同,隋朝的科举必须由五品以上官员推荐,宋朝的科举则取消了这一限制,不讲究门第,士农工商都可以参与考试。

如此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并把选拔官员的权利集中在皇家手中。】

听神迹解释科举政策,秦始皇嬴政的眼神一亮。

嬴政持刀笔,亲自刻下科举二字。

科举制度与秦朝的军功爵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军功爵位之策,只要在战场上立杀敌之功,普通士兵也能得到爵位。

如此秦军自然战无不破,以一敌十。

但如今秦朝已灭六国,完成大统一,已然没那么多战可以打。

如此再行军功爵位之策则不适合此时大统一的秦朝。

秦始皇嬴政如今面临的困境是秦朝手下官员少,不足以统治六国。

看着科举二字,秦始皇嬴政陷入沉思。

【宋太宗时期不但选拔文官的人数多,而且待遇还非常高。

举个例子宋朝官员的待遇大概为明朝几倍。】

*

明殿。

朱棣听此眉头一挑,“有银子的软骨头。”

“对,皇爷爷说的对,有银子没骨气有啥用!”朱瞻基支持他皇爷爷。

朱高炽看着他爹,他爹真是一身正气的“穷”呀。

【可能这样比大家没概念,咱们展开说说。

说的简单点,宋朝的俸禄包括了衣食住行,只要当了官,基本不用花什么银子。

首先是官位本职的俸禄,也就是咱们现代的工资,这是最基本的。

除此之外还有衣赐,就是做衣服的布料是朝堂发的,粮补、茶酒、冬天用的煤炭柴火、做饭的盐、马匹吃的粮食。

且宋朝为官,朝堂还负责配奴仆。】

朱棣道,“败家呀。”

【除此之外,宋朝的官员还有添之,就是若兼职多个职位,会加薪。

还有公使钱,就是朝堂给官员用来宴请或者招待上级官员的银子。

不但如

此,

只要为官,

还可以减少赋税和徭役。】

【要不然宋朝是文人向往的朝代,福利待遇不要太高。】

听赵光义一次录用了一百七八十人,赵匡胤心里一沉,宋朝年年科举,如此庞大的文官朝堂该如何消化。

【赵匡胤】:那武官将臣如何?

【既然众文自然是轻武,连皇帝都带头说开卷有益,鼓励众人多读书。

且一人为仕,则可养一家,如此哪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兵。

除非是实在没能力,或者有作奸犯科的前科,无奈之下才会去当兵。】

【但是客观的说,宋太宗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确让宋朝内部和平稳定,经济得到了发展。】

终于听到神迹夸自己了,趴在地上的赵光义抬起头来,“皇兄,重文乃是您制定的。”

“我让你轻武了??”赵匡胤怒瞪赵光义,“外有大辽,兵弱如何卫国?!”

【这时候的重文轻武还看不出很大的弊端,毕竟宋太.祖赵匡胤留的军事的底子在,但宋太宗赵光义将重文一直作为国策,相当于直接断了宋朝的肋骨。】

【接下来咱们一起唠唠大宋怎么就变大怂了。】

“怂?是我理解的那个怂么?”赵匡美问赵德昭。

赵德昭没敢回应他四叔,怕他爹一脚把自己也踹出去。

不过看他那个三叔如此的重文,怕不就是那怂了…

【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赵光义的儿子赵恒,宋真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