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
因为昨日下过一场瓢泼大雨的缘故,纵然今日是一个久违的大晴天,但空气中仍是夹杂着一抹寒意,不时挂起的微风,更是隐隐有些刺骨的感觉。
巍峨的皇城中,一名身材魁梧,瞧上去约莫三十余岁的武将正微微躬身,踩在有些湿润的宫砖上,有些拘谨的跟在一位红袍宦官身后,在周遭宫娥敬畏的眼神中,朝着皇城深处而去。
虽然早在半年之前,武将便因为"宁远大捷"的缘故,自辽东前线被调回了京师,坐镇居庸关,但这还是武将第一次进宫面圣。
但不知为何,武将却是无心欣赏沿途的景致,只是微微眯着眼睛,神色有些茫然,好似在想些什么。
也许是领路的太监于宫中地位显赫,沿途碰到的宫娥内侍皆是躬身行礼,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但及至武将走远之后,留在原地的宫娥内侍却是不免窃窃私语,自当今天子继位之后,武将入京面圣倒也算不上新鲜,但瞧刚刚那名武将身上官袍胸前所绣的补子,应当是五品的黑熊。
就算武将的"官职"飘忽不定,但这大明朝什么时候,连正五品的官员都能够进宫面圣了,而且还由司礼监秉笔亲自引着?
虽然心中充满了不解,但这些宫娥内侍却是不敢大声喧哗,至多浅浅的议论两句,便是迅速的四散而开。
毕竟自天子继位以来,凡是能够入宫面圣的,不管其之前官职如何,无一例外的皆是被委以重任。
刚刚那名武将虽然身着五品官袍,但却由司礼监秉笔王公公亲自引路,足以证明天子对此人的重视。
倘若没有意外,只怕这崇祯朝又将迎来一位"新贵"呐。
...
...
"尤大人.."
不知过了多久,宦官有些沙哑的声音于武将的耳畔旁响起,令得不知所想的武将心神一震,连忙抬头。
他叫尤世威,乃是陕西榆林人氏,因为出身将门,并且作战勇敢的缘故,于天启年间被提拔为建昌营参将,镇守居庸关。
天启七年,因为建州女真倾巢而出,辽东局势骤然紧张的缘故,他奉命驰援宁远,并与主帅满桂在宁远城外硬悍女真八旗,立下赫赫战功,受到了提拔和赏赐。
但一想到待会要面见的天子,尤世威心中仍是一紧,嘴角也涌现了一抹苦笑,自己这算不算是沾了弟弟的光?
虽然他近些时日一直待在军营之中,训练士卒,但也曾听闻"陕西民乱",更知晓自己那个辞官回乡的同母胞弟尤世禄自告奋勇,领着三边总督武之望麾下的标营,擒杀了陕西叛军头领王嘉胤。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是因为如此戏剧的原因,得到了天子的召见,实在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既来之,则安之。
转瞬之间,武将有些忐忑的心便是安稳了下来,原本有些闪烁的眼神也是恢复如常,早就听闻当今天子信重"武人",他定然要珍惜这次机会。
"尤大人,咱们这就到了..."
见武将已是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一路上沉默不语的司礼监秉笔王承恩便是微微一笑,手指着不远处巍峨的宫殿,颇为善意的提醒道。
为了不让身旁这位武将太过于紧张,他这一路上都没有主动与其攀谈。
"多谢公公!"
闻言,武将忙是深吸了一口气,收敛心神,先冲着身旁的宦官拱手致谢之后,便是朝着不远处的巍峨宫殿,郑重躬身。
如此一幕,落在司礼监秉笔的眼中,也是令其嘴角划出了一抹弧线,但心中却也有些无奈。
前两日,蓟镇总兵卢象升面圣的时候,乾清宫暖阁才刚铺好不久的地砖便是隐隐有些松动,以如今这位的"体型"来看,估摸着今日过后,暖阁又要换砖了...
轻轻颔首,司礼监秉笔便是舍下身旁的武将,疾步朝着远处的宫殿而去,其沙哑的声音也是在白玉阶梯的尽头响起:"陛下,尤大人奉旨面圣。"
话音刚落,乾清宫厚重的宫门便被诸多小内侍由内而外的缓缓推开,大明天子朱由检清冷的声音也是随之传出:"宣。"
...
...
咚咚咚!
沉闷的叩首声过后,武将沉稳有力却又微微颤抖的声音于乾清宫暖阁中炸响:"臣,建昌营参将尤世威,奉旨面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言罢,身高七尺有余的武将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令得暖阁中伺候的宫娥内侍皆是向其投来了好奇的眼神。
他们这些人虽然不曾听闻"尤世威"的名讳,但却知晓前些时日陕西捷报传来的时候,曾有一位名叫"尤世禄"的武将被多次提及。
二人名字如此相近,不免让人产生些许遐想。
"爱卿平身。"
稍作停顿过后,大明天子朱由检波澜不惊的声音便在暖阁中悠悠响起,为了表达对身前武将的重视,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燕弁冠服"。
"多谢陛下!"
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叩首"声响起,身高七尺有余的武将方才缓缓起身,一旁的司礼监秉笔早已为其搬来了一把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