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历史军事>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381章 棋差一着〔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1章 棋差一着〔上〕(1 / 2)

同一时间京师宣武门内的一座酒肆当中。

正是晌午,阳光正好,街道上行人如织,熙熙攘攘,各式各样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副热闹景象。

但如此一幕,落在两位东林骨干,孙慎行及侯恂眼中却是让其脸色愈发难看,心中烦闷不已。

尽管心中满是不甘,但二人却也要承认,这大明朝,在当今天子的带领下,确实是肉眼可见的\"繁荣\"了不少。

但如此一来,却是显得他们\"东林\"碌碌无为,毫无可取之处。

\"闻斯兄,咱们都低估了紫禁城中的天子呐。\"

相顾无言多时,终是年岁更\"稚嫩\"些的侯恂率先沉不住气,有些垂头丧气的朝着身旁的孙慎行说道。

本以为此次抬出了\"阉党余孽\"这顶帽子,应当能够令此前接连受挫的\"东林\"扳回一局,并将偏向天子的内阁首辅李国普弹劾下台。

但谁也不曾料到,那李国普竟是没有半点文臣的操守,彻底倒向了天子,而天子也是亲自出声,力挺这位\"阉党余孽\",使得朝野间的流言蜚语消失的无影无踪。

更要紧的是,在天子一连串的筹措之下,就连前些天才刚刚决定投向他们东林的大理寺卿曹于汴又开始若即若离起来。

甚至有传言声称,作为大理寺卿的曹于汴已然上奏天子,声称精力不济,想要回乡荣养。

虽然此\"传言\"既没有得到紫禁城及曹于汴本人的证实,但自从\"陕西资敌案\"重新浮出水面之后,大理寺卿曹于汴便开始闭门不出,也不见访客,却是不争的事实。

\"又败了..\"

良久,脸色难看的孙慎行方才幽幽一叹,一脸深邃的说道。

日前,紫禁城中已是有消息流传出来,言说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于乾清宫单独面圣,自请出边,总督蓟镇,但却被天子驳回。

要知晓,在外人看来,东阁大学士孙承宗乃是毫无争议的\"东林骨干\",只要其依旧于京师立足,便足以证明天子没有对\"东林\"赶尽杀绝的意图。

但似孙慎行这些老臣却是知晓,早在万历末年,曾被他们予以众望,担任詹事府少詹事的孙承宗便曾因为\"党争\"一事而与他们发生过剧烈的争吵,继而渐行渐远,貌合神离。

天子除了驳回\"帝师\"孙承宗自请出边的奏本之后,还将内阁首辅李国普上书请辞的第二本奏本驳回。

其反应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也从间接体现了天子对这位\"阉党余孽\"的回护之意。

但最让他们东林感到心惊肉跳的,还是由锦衣卫北镇抚司移交给大理寺侦办的\"资敌案\"。

虽然孙慎行及侯恂皆是不太清楚,昔日发生在西北大地那场民乱背后所隐藏的种种谜团,但从天子对他们东林的态度,及现任\"东林书院\"院长钱谦益那遮遮掩掩的举动来看,怕是与他们东林脱不开干系。

虽然心中不齿钱谦益暗中\"资敌\"的行径,但他们\"东林党\"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早已达成为了一个内部团结一致的政党。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虽然对外,他们大肆排除异己,但是对内,却是做不出来\"落井下石\"的事情,反而还要替钱谦益开脱,遮掩。

\"闻斯兄,那大理寺卿曹于汴一向与我东林交好,应当不会做出些许令人难堪的事情吧?\"

既然\"资敌案\"已有锦衣卫北镇抚司移交给大理寺,无疑意味着紫禁城中的天子也将\"判决\"的权利交给了大理寺。

以曹于汴和他们东林党的关系和平日里的操守,应当不至于\"临阵倒戈\",为了保住自己官位,从而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吧?

若是曹于汴真的有此意向,市井间也不会出现其辞官回乡的流言。

\"难看倒是不会,只不过曹于汴的官位怕是保不住了。\"言罢,孙慎行便是叹了口气,有些疲惫的摇了摇头。

天子将此案由锦衣卫的北镇抚司移交给大理寺卿,本就是一种无形的敲打。

倘若那曹于汴依旧敢偏向他们东林亦或者赖在官位上不走,只怕刑部或者东厂便会既北镇抚司之后,重新掌握新的\"证据\"。

而这些证据,定然是与他们\"东林党\"有关。

\"可恨那孙承宗..\"

听得此话,侯恂便是咬牙切齿的嘟囔道,倘若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愿意为他们\"说情\",不敢说反败为胜,起码不至于这般\"丢械盔甲\",至少也能将中立的曹于汴留在京中。

\"多说无益,你我皆是小瞧了这位长于深宫之中的天子呐。\"

没有理会身旁同僚的满腔幽怨,年岁更大些的孙慎行不由自主的望向紫禁城,心中暗自感慨。

当今天子继位不过一年,至今还未年满十八,但其手法却是愈发成熟,先是利用他们东林党打出\"阉党余孽\"的幌子,拿掉了蓟镇总督刘诏的官帽,而后又不动声色的将大理寺卿曹于汴逐步排挤出朝堂。

\"多事之秋呐,听说前些年惹得南直隶风风雨雨的两淮按察使袁世振也被召回了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