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到岭南一个多月便有了这么深的体会,更不知他是不是在先前就知道世间百态的艰辛不易。
不知道答案,虞滢也不深究,只面色认真道“以色侍人,那是穷途末路才做的选择,时下我尚有路可走,也能养得活我自己,就绝对不会选那条路。”
说完这话后,虞滢板着脸从屋中出去了。
伏危望着那空荡荡房门出神,好半晌后才收回了视线。
静坐在竹床上,伏危从窗户望了出去,目光落在院子中那纤细的背影上。
微一敛眸,回想了她方才说话的神色,隐隐之间透露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不仅是韧劲,也充满了干劲。
思绪转动,想起她给自己把脉正骨的娴熟劲,没个十年功夫是做不到这个地步的。而且就是与她相仿年纪,从小学医的男子也没有她那般沉稳。
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养和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出有如此品性,也有能耐的女子
忽然,屋外传来生母的一声“阿滢”时,伏危眸子微一动,随而抬起目光,再次望了出去。
院中,罗氏把一把洗好的野菜给了虞滢,显然,那声“阿滢”,喊的就是余氏。
伏危收回了目光,看了眼双腿。
原来,这般女子叫阿滢。
院子外,原本没打算再做野菜的虞滢,到底还是接过了洗好的野蕨菜。
野蕨菜凉拌爽口,但现在材料欠缺,也只能用水烫好,再用盐巴拌一下了。
但碍于只有一个陶罐,还在熬粥,虞滢便把洗刷过准备拿来熬药的药罐子先用一用。
装了水,再垒了几块石头,把药罐子放在了上头。
看向伏安,说“把这边的水也烧开。”
搅了一会后,才捞了些上来看,米才有一点变化,还得再熬一会才能放红菇。
听到孙子口中“那女人”,罗氏皱起了眉头,训道“那是你小婶。”
醒了醒神,她看了眼已经冒泡了的陶罐,蹲下后用木勺搅了搅底,以免粘底。
伏安一惊,但踌躇了一下后,又看了眼桌面上看着很好吃的米粥,瞬间顺从。
伏安看了她一眼,撇了撇嘴,但还是把火引到了另一个简陋的小灶重。
虞滢与伏安把桌子搬到了床榻一旁,伏危冷漠地看了她一眼。
半晌后,有淡淡的鲜香从锅中飘出。
几息后,不知怎的就低下了头,不想让其他人看到自己红了的眼眶。
虞滢心头还是又多了一件记挂的事情。
虞滢放了些盐在粥里边搅拌后盛了起来,再让伏安全端到了屋中的竹桌上,接着她再放了盐到蕨菜中搅拌。
吃她的东西,就得配合她些,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
虞滢看着,很难不动容。
她看向伏危,伏危也看向了侄子,但似乎察觉到她在看他,便又收回了目光。
一家子人的用水,总不能全指望着一个才八岁大的孩子。
约莫半刻后,粥煮好了。
第一次煮粥,想吃口好的,再者都不是饭量大的人,虞滢也没有放太多的水,所以这红菇粥还算稠。
但伏安已经知道这红蕈不仅没毒,还很好吃后,便一直心心念念。
因他没有说话,罗氏的脸色有些紧张了起来,几人都不敢动筷,虞滢也不动筷,只看着他。
买陶罐时,她问过了,单口陶灶十文钱,双口十八文。
双口的能同时一次烧两个锅,不仅能省下柴火,还能省时。
罗氏和伏危还要喝许久的药,这个双口的陶灶就很有必要了。
伏安收回目光,夹了一些蕨菜放进了祖母的碗种,又拿了勺子舀了一小勺粥,吹了几口气后,才小心翼翼地给妹妹喂去。
实在不行,就再砍几棵粗竹子,搓些绳子里外加固一下。
虞滢放了木勺,然后拿了盆去河边端水。
虞滢看了眼那两个石头垒砌的火灶,心里对要换的工具又多了一样台上陶灶。
伏危略一蹙眉。
他们这是打算在屋子里边吃暮食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伏宁尝到了有味道,而且很好喝的粥后,一双大眼睛顿时亮了,看着很是喜欢。
“奶奶,妹妹,粥有些烫,你们慢一点。”伏安端起了粥,因为烫又连忙放了下来。
他偷偷瞧了眼面色没有半点变化,丝毫不怕烫的小叔,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些佩服。
伏危沉默了片刻后,收回了目光,终还是端起了面前的粥碗,淡淡道“吃饭。”
再说现在没下雨,也没起风,还可以这样将就着,但要是起风或下雨了,估计就只能生肯野菜了。
自伏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