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狗去了。
唯独宋墨玉看得目瞪口呆,还站在原地。得了,她白折腾了。可是她就不明白了,陈司悬如此费尽心思想要留在她家里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真是图她做菜好吃?不得不说,宋墨玉在不知不觉中真相了,可惜她马上就否定了这个可能。
不可能!宋墨玉当然知道自己做饭好吃了,可也没有好吃到让这么一个前途大好的人死活要留下的地步吧。
不会有阴谋吧。
宋墨玉的酒劲并没有完全消散,脑子里想的事多了又有些晕乎。她也忘了之前药药说的陈司悬没有味觉的事。宋墨玉想不明白,回到房里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那块观音像她也忘了还给陈司悬,被她随手放到了枕头底下。
迎月节一过,迎月糕的热度本该慢慢降下来的,但今年却例外。去莲花斋买迎月糕的人一点不见少,还催促着掌柜的再多做些出来。
原是有人在这买了新式的迎月糕带回县城里,别说,这其中芋泥、桂花口味,还有茶味的迎月糕,口感细腻绵软,清新雅致,用来做茶点是再好不过了。
一时间县城的酒楼有不少都闻着风过来,想从莲花斋这里买些回去当做茶点。谁动作快,谁就能先挣到钱啊!
往年过完节卖不完的迎月糕都会折价卖,谢玉树没想到今年完全不一样。他满面红光,赚了个盆满钵满,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原本在县城开分店的事还没有那么急,眼下他已经急得不能再急了。
而除了迎月糕以外,另一样风靡云鹤镇的东西就是云起书院山脚下的卤菜。
正是清晨太阳未出的时候。
“杨哥!杨哥!”
白杨穿着一身光膀子的短打,脖子上搭着一块灰帕子,腿脚飞快,铆足了劲往前走,根本听不到后头有人喊他。
直到那人中气十足地喊了几声“白杨”,白杨终于停下脚步回头看去。他立即就笑了:“邓老弟,对不住了啊,刚才着急,一时没听着你叫我。”
邓和气喘吁吁的,可算是赶上了白杨,一手搭着他的肩膀问道:“都叫你老半天了,杨哥你这是赶着去哪呢?这不是去码头的路啊,我还以为你睡昏了头走错路了呢。”
“哪的话哈哈哈哈。难道你还不知道?”白杨哈哈大笑。
邓和糊涂了:“你笑什么,我不过回了老家几天,发生什么事了?”他老家的村子离镇上远,走路要走两天两夜,他一年到头便只过节过年回去,因此多回去了几天。
“快赶不上了,你腿脚快点跟着我,到地方我再跟你说!反正是好事。”白杨急切道。
邓和不明就里但竟然也跟着白杨跑了起来,边跑还要边猜:“到底上哪去?难道是哪家员外有喜事要摆流水席?”
“你想美事了。虽然不是这么一回事,但确实是有好吃的!”白杨笑道。
邓和见不得他这卖关子的样,一路各种猜测,可白杨愣是只说马上到了马上到了。
“哎,这不是去书院的路吗?今天书院招工?那还真是个好事。”邓和最后又猜了一次。
白杨没说话,拉住兄弟的手急急忙忙跑到一棵大树下,扎扎实实排在了前头七、八个人后面。这些人全都规规矩矩地排着队,但是脖子都伸得老长往摊子那瞅。
邓和往前头一看,那排在最前头的大哥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一手递过去钱另一只手接过一个饭碗。
小摊前那小掌柜的笑声传来:“卤菜给你盖在饭上了,你拿好。”
邓和耸动着鼻子闻了闻,还没吃早饭的肚子叽里咕噜乱叫起来,他捂了捂肚子刚想开口说话,口水就不争气地流了出来:“杨……杨哥,肉!我闻见肉了。这什么肉这么香啊!”
白杨一副见惯世面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还好咱俩跑得快。你看那边。”
邓和朝他们俩过来的桥上看去,乌泱泱一群人,有些人看着都还没睡醒呢,全都赶到他后面排队了。转眼间,他身后就排了至少二十多个人。而桥上还有源源不断的人过来,无一例外,全都是为了这个叫做“宋家好食”的摊子。
轮到白杨时,宋墨玉照例问道:“今天要点什么?”
白杨是老熟客了,自打之前听朋友介绍试探着来吃过一回,便天天都来。他以前最爱溜肥肠、肚丝和酸萝卜干,尤其是加了大蒜叶可下饭了。吃了以后他能干一整天的活不歇气,连午饭都可以省了,直接回家吃晚饭。
但自从宋墨玉开始卖这卤菜,他的挚爱就彻底改朝换代了!
“小掌柜,劳烦您两个鸡爪两个鸭爪,分开盖在两碗饭上,都给我多浇点卤汁哈!”白杨说完目光又转向旁边两个装卤菜的大盆,他咬咬牙道,“素菜也给我来半斤。再多要一份饭。”
一次性花了十一文钱,白杨心里也痛了一下。
邓和刚才就听白杨介绍这木桶饭和卤菜有多好吃了。可家里弟弟要准备娶媳妇了,他这趟回去后钱都交给了家里老娘,身上没几个子。他本来是想着花两个铜板去买包子吃呢,早上出门的时候根本没想到白杨会把他拉到这来。
没想到白杨拉着他一文钱都不让他出,端着宋墨玉递过来的碗把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