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2(3 / 4)

行了吗?

说起来,皇帝陛下这些心血来潮的“奇思妙想”,推行得好了,其实都是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生的。

从前,或许是他们错怪皇帝陛下了。

只要皇帝陛下稳扎稳打,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心血来潮,动不动三分钟热度,陛下就仍然是个好陛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他们的皇帝陛下就是喜欢半途而废,怎么办?

这就要靠着以右都御史江侯爷为首的众大臣,对皇帝陛下的劝诫和支持了。

听说灭佛运动和运河工程耗时久、见效慢,皇帝陛下已经又有些后悔了。就像他前面建了一半儿就丢弃的各种园林楼阁一样,对于灭佛和运河,皇帝陛下又想半途而废,好重新开展其他工程运动了。

比如说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什么的。

好在大臣们劝住了他,说是眼下晋国正处于战事,不适合再搞其他大动作,让皇帝陛下稍安勿躁,以后再搞那什么海上的丝绸之路。

讲真,拿丝绸在海上铺路,真的可以做到吗?百姓们很是不解。丝绸怎么可以用来在海面上铺路呢?丝绸湿了水之后,不会沉到海底然后腐烂吗?要是真的铺成了,那铺在海面上形成一条路的丝绸缎子,该是的多么轻柔,以及多么的宽长啊。

想到这里,百姓们竟然开始憧憬起来,期待着皇帝陛下设想的海上丝绸之路快点建成,好让他们快点开开眼界。至于丝绸就能能不能用来铺海的难题,管它呢,反正他们有江侯爷,江侯爷总会有办法解决那些难题的。

不过,眼下还是要劝着皇帝陛下稍安勿躁的。毕竟他们晋国正在联合魏国攻打草原,铺路的事情先放一放,集中精力大挫匈奴才是最主要的。

只要攻下草原部落,占得草场,他们晋国就有钱了可以去玩海了。

只可惜,皇帝陛下是不可能稍安勿躁了。

因为他们的现盟友前宿敌,魏国,毁约了。

魏国君主皇帝瞒着他们晋国一人签了两头的盟约,既和晋国结了同盟,又和草原的各部落订了盟约。但魏国如今的举动表明,与草原的盟约为真,与晋国的盟约为假。或者说,魏国在晋国与草原的二者角力中,选择忠于草原各部落的盟约,背弃与晋国的盟约。

他们晋国,被不要脸的魏国人给耍了!

糟心啊!他们就说嘛,魏国鬼子哪里会有好人啊!

前一任威武侯江老侯爷的尸骨才寒了一二十年啊,皇帝陛下你怎么就轻信了不要脸的魏国人呢?

呸!杀千刀的魏国鬼子!杀千刀的匈奴蛮夷!

晋国前线的军队紧急的撤回了关内,如今他们腹背受敌,前有豺狼,后有猛虎。

损失惨重,民怨沸腾。

是战是降,军队和百姓们都在等着,等着自己的君主辕星渊给拿个主意和定论。

辕星渊的选择是投降。

知道这个辕星渊这个决定的时候,江大鱼并不感到意外。

如今发生的每一件事,虽然节奏很快,步骤有些提前,但都是她前几世里围观和经历过的。

辕星渊是个有着战略眼光却没有战术能力的君王。

他总是想当然的一拍脑袋决定了从长远看有利于晋国发展的事情,却又没有将其长久贯彻到底的恒心与能力。

有点像隋炀帝杨广。

但杨广好歹还能坚持,所作所为虽是弊在当代,但的确是利在千秋。

可辕星渊缺乏坚持的恒心与毅力,他开设了一堆利在千秋的工程,可往往刚劳民伤财的起了个头,就因为看不到成效而半途放弃了。

比方说灭佛运动和运河工程。

这两项工程,在前几世的时候,辕星渊都有大张旗鼓的推行,却都是威风凛凛的虎头开始,然后潦草随意的蛇尾结束。白白劳民伤财了一场,半点功效都没起到。

没有江大鱼参与的前几世里,灭佛运动只是强制拆除和摧毁了全天下的大半寺庙,却并没有对还俗的僧人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监管。导致僧人们有的落草为寇,有的流窜乡里,有的偷鸡摸狗,有的拔葵啖枣,到后来数以千万的僧人们汇成了一股令百姓和官员们头疼不已的流民**,一度造成众多的骚乱甚至是起义。最后,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统治的稳定,辕星渊只得开国库斥巨资,重新建造寺庙,将那些为非作歹的还俗僧人给重新拉近庙里当和尚。

开凿运河也是,辕星渊在前几世里强制征集百姓去开凿。却急于求成,每家每户都强制抽人去服徭役不说,还既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他让百姓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将壮劳力全部贡献在运河之上,同时还加大赋税,妄图以此来筹措资金、促进工程进度。最后自然也是民怨沸腾、十室九空。关键凿运河是个长期的工程,没个十年八年的下不来,在坚持了一二年也看不到成效之后,辕星渊很快的便又放弃了。

至于联合魏国攻打草原匈奴,这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真要成功了,绝对是永载史册的大功绩。

只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晋国与魏国交战已久,两国百姓互相仇视,怎么可能轻易的就化干戈为玉帛?魏国皇帝背弃与晋国的盟约虽是小人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