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照理说,杨玙不应该叫虞将军小舅公的。
从礼法上来说,贵妃只是妾,他的舅公应该是皇后娘家人。
从大局上来说,人在议政的紫宸殿内,你应该叫他虞将军,而非小舅公。
但是这种无伤大雅的小错犯着。
有时候也会起着奇妙的作用。
比如会在潜意识中,暗示杨玙还是个不怎么周全的孩子。
比如,若是承平帝不满他插手这件事。
他就是一个单纯的为亲戚分忧而已。
杨玙感觉到承平帝不满了?
当然感觉到了。
就是感觉到承平帝的不悦,内心骤然狂喜一下。
承平帝越是不想让皇子干预,越说明那个人的出众。
一枪捅死一个身高近八尺的猛将,那是何等的英武?!
这样的猛将,小舅公一定很想收入麾下。
再不济,也不能落入别人手里。
当杨玙不知道那人一路上和老三很合得来吗?
当杨玙不知道那人和老二算是师兄弟吗?
知道啊,所以他才要来这么一出。
他想拉拢那个人,想让小舅公得到他。
他也想提醒父皇,这个人现在已经和三个皇子牵扯不清了。
您用起来,也得慎重。
“父皇,对不起,我不该妄议政事。”
莽撞的为亲戚拉拢人才的少年,在凝重的气氛中“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诚恳认真的道歉。
“白衣尚可论证何况是你。”承平帝的语气和态度在略微的冷滞之后,恢复了以往的宠爱。“不过你要失望了。”
“漕运的事情,虞卿已经解决了。”
远在淮南道什么都不知道的虞穹:??
真正“亲自”解决漕运问题的杨珩:…………
“另外,东爱卿的任职,我自有安排。”
目前应千云的这个马甲上,挂着好几个闲散武职,以及加封的虚衔。
唯一能算得上实权的,就是御前亲卫。
只不过御前侍卫长可以指天发誓:他从来没见这个人来报道过。
无论戴面具的还是不戴面具的。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皇上特许的!
谁都明白那是皇上为了缓和武将抢人施展的缓兵之计(圣旨都是提前写好的)。
大家先忍忍,忍忍。
反正人已经同意入朝为官了,总比跑了的那个强。
听说啊,林先生的身手远高于他的徒弟。
只是随便的教授了几招。
几个月的功夫,那四百多人像是嗑了仙丹一样。
现在每个人都是非三五人合击不能近身的高手。
“老四啊,最近交给你的差事办得不错。”
越过了特别麻烦的身份,承平帝开始说起了别的事情。
先夸奖,再提点差事中可以注意的细节。
最后又开始给老四一点别的差事。
总结下来就是:转移话题。
在承平帝和杨玙说些别的话题之后。
杨珩和太子已经偷摸的溜出大殿了。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可不是嘛,孩子长大了……突然有点佩服皇爷爷了。这才一个呢。”
上一辈的故事,哪怕太子作为长子,也知道的不多。
只能从长辈们的只言片语中,窥视一二当年的阴诡风云。
据说皇爷爷那辈的皇子。
各个很有想法。
“和父皇那辈当然没办法比,不过,父皇不管管?我看父皇已经有点不太高兴了。”
如果说,之前老四是积极表现,争取优秀,静候时机。
那么现在这样子,就像是积极表现同时,不忘记拉踩,甩锅,再加上点阴谋诡计。
“这才哪儿到哪儿。”
老四这点小动作,别说底线了,连震怒都远着点呢。
父皇是有那么点不高兴。
可世上的事情,又哪里会尽如人意。
他希望孩子们亲如一家,兄友弟恭。
但是身在帝王家,哪里是你想,就能做到的?
他还希望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万国来朝,风调雨顺呢。
还不是年年贪官不断,强敌环伺,干旱水涝一个不少。
“除了舍不得责罚老四外,估计父皇也有点磨炼我的意思。”
连初露锋芒的弟弟都压不住,你还有什么资格压制未来的群臣。
杨珩:→_→
“你这什么表情。”
“那你倒是有点被磨炼的样子啊。”
要不是你这个太子整天看起来啥都没干。
外面至于那么多风言风语吗?
“身为储君,父皇从小就教育我,要喜怒不形于色,要崩泰山于面前而色不改。”
“…………”所以?
“他磨过来我就得有反应?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我就知道。
“再说了……”太子回头瞥了一眼紫宸殿。“这才哪儿到哪儿。”
杨珩想起了应千云平时玩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