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以上的这些人都败了。
他李世民就是亲自撸袖子,带着秦琼、尉迟恭二人下场,也能干翻一大批人。
这可是有名的六边形皇帝。
贞观之治让很多人认为李世民是一个文皇帝,打仗一定不如手下的李靖,这位大唐军神。
但其实他是一个天天在前面冲阵,战马都死了六匹的猛男。
还真能下场亲自和李靖碰一碰。
那边的诸葛丞相亲爱的刘备先生也能下场。
然后就被烧了。
再然后就白帝城了。
可能是这件事情给丞相大人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所以他才如此反对叶云亲临战场。
坐在堂上的叶某人仰头看着天花板无心听堂下二位的争吵,因为这时一个天才般的想法出现在叶云脑中。
这个想法充满了对他亲爱的诸葛丞相的恶趣味。
其实历史上第一位同时进入文武两庙的人杜预。
另外的就是我们的诸葛丞相。
当然对于古代读书人而言,不管诸葛亮进不进文庙都不妨碍无数人敬仰他。
历史上的蜀粉还少吗?
历史上吕蒙死的地方,据说当地人曾给吕蒙立庙祭祀。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本地出了个进士。这位进士有一天出门玩,发现自己老家居然有吕蒙的庙。作为蜀粉的他十分震怒,当即派人将其拆除。拆除后他在原地修建了一座武侯祠,这就是公安武侯祠的由来。
叶云不是不懂历史,不是不懂刘备亲征结果被一把火烧没了,导致蜀国元气大伤。
他可是一名学生。
这个世界,最可悲的莫过于那些既不是学霸,也不全是学渣的人。他们听不懂课,作业不会做,不逃课,不捣乱纪律,为考试着急,又恨自己不争气,更是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正在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可最可幸的也莫过于那些既不是学霸也不全是学渣的人。他们听不懂课但能表露求知的欲望,作业不会做但能享受思索后的幸福,不逃课,不捣乱纪律把时光过的充实,为考试着急,但却不一定无奈于现状。像是黑夜里的蛾子,见过一点光,那就想要点燃黑夜,过的不好不过是想让你尝到努力后的快乐。
叶云就是一位既不是学霸,也不全是学渣的努力型天才。
他选择历史系纯粹是喜欢历史这门学科,喜欢历史的魅力。
历史是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师,如果你不会他会再教你一遍。
在走到你身边之前从不吝赐教,他不厌其烦、和蔼可亲地教你,谈笑间人间的辉煌与灰烬都如为你而备的完美教案。他一遍遍温柔地讲授,教你五千年里纵横捭阖的风流、铁马金戈的豪情、才子佳人的绝唱、至死不渝的信仰,直到与你擦肩的一瞬,你才知道他的残酷。
你所有的才学、抱负、财富、能量,都敌不过他伟岸的身影路过你的那一瞬。
因为,你永远只有一次机会。
而这时又是一阵喧闹声传来。
魏忠贤急忙跑到叶云身边耳语几句,后者听后明显一惊,而后点了点头。
这时,堂外又走进来两人,其中一人走到堂中坐下便哭,在这断断续续的哭声之中,终于是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徐达、于谦二位。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邓天出走后,脱离联军大营,再也不受联军的归属。
但是高手过招,往往一个细节就能置人于死地。
自从张腚死后,战场主动权已经从联军转移到拿破仑手中。
联军只能拒河而守。
而拿破仑也对得起他欧罗巴战神的称号。
他已经发现了联军军令不通畅的问题。
并且修整几日过后立刻开始渡河。
速度极快。
这也是有原因的,尹河东边是有分叉支流的,这段支流在拿破仑手中,而拿破仑在修整的几日调集手上最为精锐的老近卫军前往支流不断联系。
最终在强渡尹河大显神威。
那么联军在干什么?
在拿破仑渡河之时,常峰就建议胡博武趁着拿破仑半渡击之。
但是我们的盟主给否决掉了,转而采取自己提出的意见,等到敌军渡河过来背靠着尹河就地全歼。
否决的原因也很简单。
胡博武给出的原因是考虑不周,实际上是现在联军内部的派系斗争已经严重到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地步。
半渡击之,这个想法很好,但是这时常峰提出来的。
那胡博武就必须要否定。
第二件蠢事就是等到老近卫军渡河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发动攻击。
因为胡博武想要常峰、卢安率本部兵马去进攻。
他还是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另外二位也不傻,表面上接受了出击军令,实际上则是用各种理由推脱。
什么盔甲没穿好,士兵正在吃饭,吃完饭就去。
最后出击的是谁呢?
是邓天!
邓天亲自率着整合起来的两万败兵,带着韩信、岳飞、樊哙、夏侯婴义无反顾的朝着那一万老近卫军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