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二爷的一封战报在朝堂上再次掀起了波澜。
叶云一度想要带兵渡河,长孙无忌立刻支持,诸葛亮当即反对,双方争论不休。
人就是会抱团来应对各种环境的,朝堂上其实已经形成了至少四个小团体。
分别以诸葛亮为首的汉系、长孙无忌的唐系、于谦的御史一脉、萧何的中立派。
这次形成的团体比以往更甚。
以往只是各家召唤人物战队,而现在正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制,招了大量土著入朝为官,自然形充实了各自团体。
诸葛亮私德很高,当然不会干结党营私的勾当,但很多时候事情是由不得人的。
诸葛亮为人谨慎,长孙无忌比较激进,二人政见自然有不合的地方。
长孙无忌笼络了一大批官员,自然要给些好处。
而这就形成了反对派。
这些反对派大多由没得到好处的,或者天生不喜欢结党营私的、性格保守的、道德高尚的官员组成。
天然地朝诸葛亮身边聚集。
政治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人是控制不了的,就算诸葛亮不当这个领头羊,也会有别人去做,他完完全全就是大势推上来的。
俗话说,百官避御史。
御史台执掌监察权,一旦当上了御史,很多事情都要避嫌,比如不能和百官走得太近。
比如你要请我吃饭可以,公开请,别私底下偷偷地请客。
御史台不止于谦一位御史,这样一来就天然地形成了一个政治派别。
而萧何的中立派就是字面意思,从人数上来看,萧何的派别人数是最多的。
无论走到哪里,混子与摸鱼的是最多的。
这群人干好本职工作正常上下班就行,根本不会做什么牺牲自己的社交时间去巴结领导之类的行为。
其实叶云是被长孙无忌说动了的,毕竟一下子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而且对手还是拿破仑、凯撒、贞德这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前二位兵强将强,贞德这位兵强将弱的比不过这俩人,但是也是历史名人啊。
说白了,叶云有点飘。
诸葛亮痛陈利弊,说明现在前两个不够的时候,长孙无忌直接献策要开战争税,再苦一苦百姓。
叶云本想点头答应,转头看到今天当日的御前禁卫三伢子,高良姜临死前的样子立马出现在了自己面前,也就放弃了继续追击的打算。
而后就是如何开源节流的财政计划,这事要归户部。
以及各部功勋如何评定,这事情要归兵部和户部,因为涉及的不只是官员升迁,还有军官升迁。
还有工部礼部要立一个河神庙,办个仪式来祭拜高良姜。
当然,这些事情最后都是要落到萧何头上的,谁让这位是六部总长呢?
其实按照叶云的想法,当然是要开一场巨大的庆功宴,最好搞个什么阅兵仪式的。
无论叶云怎么说,萧何都是一句没钱给堵的死死的,还有那个阅兵仪式,现在刚打完仗,又重新定了军额,各部军队都没有满员,怎么阅兵?
于是乎,受制于各种条件,这一仗虽然胜了,却显得平平无奇,各方将帅领着本部兵马听从差遣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