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弹窗 裴旻怎么也想不到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瘦小老头儿竟然是兵部尚书郭元振,当今唐军军方的两大宿老,一个是东北的薛讷,另一个就是站在他面前的这个西北郭元振。两位宿将若说军功,薛讷为高,但论谋功郭元振则更甚一筹。
两人当初皆是封疆大吏,一个镇守东北,一个经营西北,守住了大唐万里疆土,护住了千万百姓。
“裴旻见过郭尚书。”裴旻躬身作揖,对于如此战功赫赫的英雄,他的由衷敬重。
郭元振摆了摆手道:“不必多礼,你进殿随便找个地方坐着,我去换身衣裳。到要看看,能让薛老哥看中的人到底有何能耐……”
裴旻越待越觉得不对劲,忙道:“尚书大人,这武考的时间就要到了,哪有闲功夫。”
郭元振一边穿着衣服,一边转过身子,奇道:“武考自有窦辰负责,与你我何干?”
裴旻有些风中凌乱,苦笑道:“太公手中有个武试名额,当初一并给了我。我此行是来参加武试的,不是来兵部报道的。”此时此刻以他的机敏,如何看不出误会的缘由何在。他通过了吏部复考,已经有做官的资格了。剩下就是报道的手续。这报道不限时间,裴旻是打算考了武试之后,再来兵部报道,正式出仕。
兵部的守卫将他认了出来,以为他是来兵部报道的了,这才将他带到郭元振这边来,弄出了个大乌龙。
郭元振也想通了缘由哭笑不得的道:“你既高中状元,进士及第,何必多此一举。”不只是朝廷,连他这兵书尚书都没认真的将武举放在心上。
裴旻忙道道:“这不是想让自己的履历漂亮一点嘛,我参加这武举便是冲着武举异等来的。文武双状元,说出去多好听。”
“倒是有几分自信!”郭元振一点也不反感裴旻这番话,反而赞许的点了点头。
裴旻接着道:“此外我也觉得武举就算不及文举重要,可为国求才,应不分前后。只是武举创立不久,一切制度还不完善,才会出现如今无人问津的情况。就如当年的文举一样,文举的萌发于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将之当回事情。即便后来隋朝真正开创文举制度,也得不到重视,直至我朝,经多年改制,才有今日盛况。武举现在地位确实尴尬,在我看来却是正常情况。只要敢于改革多做改革,能为我大唐提拔有用之才。武举也将会拥有文举今日之盛。”
郭元振眼睛一亮,沉吟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只是武举招的都是一些莽夫,与国何用?”郭元振以谋略称雄,不以勇武见长,因故有此一说。
裴旻笑道:“既然知道,尚书大人何不向陛下上疏,武举以谋略为先。就如文举策问,先考兵法韬略,兵法合格才能参加武试。如此最后中的武进士的人皆有韬略造诣,不说能够大用。至少不是从零开始,培养起来,也会容易的多。”
郭元振深深的看了裴旻一眼道:“薛老哥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也确实是我的失职,武举是兵部的事,老夫作为兵部尚书自己却不重视,实在说不过去。我让人带你去参加武试,老夫去换身衣裳,回头亲自去校场瞧瞧,看看是否有值得提拔的大唐豪杰。”他说着,叫来一名护卫,让他领着裴旻去校场参加武试。
裴旻眯着眼睛笑着,武举确实不被重视,但并不意味着武举没用。大名鼎鼎的郭子仪不就是武进士出来的,若非武举给了郭子仪晋升的机会,郭子仪一介白身,又如何取得再造盛唐的旷世奇功?
武举若办的好一些,指不定就有可能多一个郭子仪这样的帅才。当然郭子仪这样的人物万中无一,可来几个乐进、李典之流的将才也是好事。
跟着护卫,裴旻来到了武举考场。
窦辰看着时辰,虽未到时候,手中的名册里却只有裴旻一人未至。他笑了笑道:“时辰已到,未赶到之人,算作……”他话未说完,却见裴旻与一个兵士匆匆赶来。裴旻在曲江宴的时候,他远远见过几次,故而认得他。想了想,挥手让下人多等了片刻。
若只有裴旻一人尚好,但那个亲卫他虽叫不出名字,却知他常跟在郭元振的左右是亲信。郭元振在兵部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得罪了他,别说是常元楷,哪怕是太平公主也护不住他。太平公主一言一行,一喜一怒可以让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宰相变为地方小官,甚至流放岭南,但她奈何不得郭元振这样军功赫赫的宿将。相比文官的虚功绩,武官的功劳却是实打实,一刀一刀拼杀出来的,想要磨灭,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窦辰也非蠢蛋,不敢过于放肆。
“除去外衣!”
窦辰看着裴旻将各种资料交给他的副手,对裴旻下达了命令。
裴旻没有任何的迟疑,依言将外衣脱了去。
这是武科的第一关,外貌。
听起来扯淡,但是事实便是如此。武举考核的第一关是看考生是否“躯干雄伟”有没有担任将帅之貌,若没有资本,直接不合格,失去参考的资格。
对于这点,裴旻心底是万分鄙夷:人不可貌相,若真以外貌世人,不说别的,郭元振那模样,第一个就不合格。心中已经盘算着,日后在兵部混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