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都市言情>年代团宠三岁半,人参野猪拌米饭> 第127章 舅舅家的福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舅舅家的福宝(1 / 2)

沈素娥笑着和九叔又闲聊了几句,告别后,带着丈夫、闺女和孙子进村子了。

“九叔,他们是谁啊?”跟在九叔后头的年轻人问完,回头看了沈素娥一眼,“瞧着眼生。”

老爷子笑着说:“她是沈老头最大的闺女啊,嫁出去几十年了,你不认识她也正常,我也差点没认出来。”

“沈老头?哦……桂生他爷爷是吧?”年轻人疑惑,“咋突然回来啦?沈大爷不是去县里了吗?”

“不清楚啊,哎,闲事莫管哦。”

村里,沈素娥回娘家的路上,接连遇到几个人和她打招呼,“呀!这不是素娥吗?你咋忽然回来啦?你爹去城里享福咯,不在村里头住啦。”

“我知道,我是来找我哥他们的。”

“之前听你大嫂说你养了个闺女,办了几十桌宴席,她还说她吃猪肉吃撑了,有没有这回事儿啊?”

沈素娥笑着点了点头,“是啊,这就是我闺女。”

大伙儿看向她手里拉着的小女娃,惊叹道:“之前你大嫂说那娃娃长得特水灵,白白胖胖的,我还不信呢,现在一看,真和小寿桃一样,又白又胖又粉嫩。”

等沈素娥带着灵宝离开后,几个妇女小声议论着,“沈家这些年把得喜捧在手心里,说她是福宝,要我说啊,那得喜可比不上这奶娃儿一丁点。”

“哈哈,那得喜是比村里其他娃儿白一点,但瘦巴巴的,一点儿也不圆润。”

“是啊,她那脸就没什么福相……”

“要我说啊,咱们农村就不可能出啥子福宝,要真是福宝,咋可能投胎到咱们这穷山沟里受苦啊?”

此时,沈家,沈大舅母刚起床。

她名叫赵翠兰,村里人都叫她“赵大娘”。

走到前院里,赵翠兰等了一会儿,没看见儿媳妇出来,登时拉长脸喊道:“这太阳都出来了,一个个的还赖在床上,当自己是祖宗啊?想让我这婆婆伺候你们?”

她这一吼,她两个儿媳妇儿慌慌张张从床上坐起身,其中大儿媳妇儿已经穿好了衣服,她提了提鞋,急匆匆跑出门,“来啦来啦,娘,我正要出来呢。”

“也不瞧瞧别人家儿媳妇儿,勤快麻利得很,婆婆起床前饭都做好了,你们倒好啊,还要我来叫,真是胳肢窝里夹柿子,没见过你们这么懒的!”

赵翠兰瞪着一双眼珠子,越说越生气,“每次都要我这老婆子三催五催,迟早让你们这些懒婆娘给气死,气死我,你们就开心了是吧?”

“娘,瞧您说的,咱们这一大家子都靠您操持,我天天给您祈福,盼着您长命百岁呢。”

大儿媳妇儿廖桂芬嘴甜,赵翠兰面色好了些,吩咐说:“赶紧去做饭吧,煮点儿玉米糊糊,放些白,得喜爱吃,她今天

她话语落下,廖桂芬的笑容有一瞬间僵硬,“娘,你真让得喜跟着招平、招贵还有得顺去上学念书啊?”

招平、招贵是她和沈家大儿子沈桂生的两个儿子,得顺和得喜是沈家二儿子沈宝生和王春苗的孩子,得顺十一岁,是哥哥,得喜九岁,是妹妹。

由于得喜出生时,额头上有个圆形胎记,赵翠兰说那胎记和观音菩萨额头上的观音痣一样,一看就是有福运的孩子,所以对她格外好,从不让她干活儿。

和得喜相比,她两个妹妹得乐和得欢在家里的待遇可差多了,刚会走路就要帮着家里做事,这会儿她们比她们娘起得还早,已经背着背篓,准备上山割猪草了。

小猪崽是沈桂生去集市买的,每年他家里都会养一头猪,这是他们除了年底生产队分红外的主要收入来源。

看了一眼已经麻溜去干活的两个孙女,赵翠兰喊了句,“把两个篓子全都装满,听见没有?再像昨天一样偷懒儿,猪草才装一半就跑回来,没饭给你们吃。”

听到奶奶的话,七岁的得乐和五岁的得欢颠了颠肩上的竹篓子,加快脚步往山里跑。

见她们跑远了,赵翠兰才回头看向自己大儿媳妇儿,问:“咋啦?之前不是说好让得喜去念书的吗?”

“到底是女娃儿,她这一天天的啥活儿都不干,在村子里撒丫子乱跑乱玩,还跟着那些男孩子一起去上学,村里人见了,肯定会乱说的……”

赵翠兰不悦道:“乱说啥呀?有啥好说的?”

“毕竟去学校念书的都是男娃,得喜成天和他们玩在一起像什么样子嘛?我觉得吧,还是应该让她留在家里学着绣绣、织织布,将来也好嫁人啊。”

廖桂芬话语刚落,得喜气呼呼地跑了出来,大声说:“谁要留在家里织布绣啊?那是你和我娘应该干的活儿,奶奶说了我是有福运的姑娘,读了书,将来说不定能进厂里当工人呢,到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商品粮了。”

“成成成,当我没说行了吧?”廖桂芬语气无奈道,“我去给你煮玉米糊糊,你娘起床没?”

“起啦,在穿衣服呢。”

说完,沈得喜挽着她奶奶的手臂,“奶奶,我听村里人说你和爷爷、伯伯他们去姑奶奶那儿吃了好多猪肉,是不是真的呀?你为啥不带我去呀?我也想吃猪肉,过年分的猪肉才吃两天就吃光了,我还想吃。”

赵翠兰拍了拍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