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历史军事>大明:狱中推算国数,老朱崩溃了> 第四十三章 老朱顿悟,大明之错(求收藏,求推荐,求追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老朱顿悟,大明之错(求收藏,求推荐,求追读!!!)(1 / 2)

朱元璋静坐在桌前,眉头微蹙,眼神深邃。  朱标和朱棣两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张丰说的很清楚,所得安在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推导的这个过程。  良久之后,朱元璋吐出了一口浊气。  “张天师的话很深奥,这是利用因果关系的发展,消除不利的原因,使整个因果关系朝着有利的方向而去,而这个必然与偶然也是如此,遵从一個必然的规律,把握偶然的机会。”  朱元璋抬头愣愣的看着上面,说道:“这是一种智慧!”  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却揭示着世界运行的底层秘密,让朱元璋一下子把许多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儿臣也终于明白,张天师为什么很多东西能够推算的如此准确。”朱标佩服的说道:“张天师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再通过智慧去分析。”  朱棣连连点头,说道:“大哥说的是,一层层剖析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此法一旦学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朱元璋同样也有这种感觉,在一旁赞许的点头。  “张天师的话也启发了咱一些。”朱元璋接着说道:“这原因与结果,前后不能颠倒,也不能混淆,若是‘倒因为果’或者‘倒果为因’,必将会扭曲事实,最后只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听到朱元璋的感悟,让朱标和朱棣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就算是当年宋濂在朱元璋面前谈古说今,都不能让朱元璋有这样的感受和领悟。  其他人说的再好,朱元璋最后给一个“善”字!  朱标和朱棣两人异口同声道:“父皇才思敏锐,智慧超群!”  朱元璋挥一挥手,继续听张丰的话,没理会两个拍马屁的儿子。  ……  开胃小菜?  朱樉扫了一眼桌子,烤鸭嫩肉已食,唯有残骨尚在,嗅之,香气未尽,视之,光洁红亮。  “张天师,你说的这些这么的深奥。”朱樉一脸的生无可恋,放弃挣扎的样子,“我看,我是学不来的,我记几个重点的吧,要是我大哥问起来,我还好说上几句。”  朱樉内心暗付:这大哥就是我父皇,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这样占父皇的便宜……而且还是父皇自己说的,刺激,父皇让我喊他大哥!  就算朱樉只是记几个重点去朱标面前摆弄,张丰也有自信能够引起朱标的注意。  “二殿下,你有听过量变和质变吗?”  张丰关怀的问了一句。  现在的朱樉还不行,但只要自己不断的调教下,一定能够从量变到达质变。  朱樉摇了摇头,说道:“张天师,这量变和质变又是什么?”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能够体现出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张丰继续说道:“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殿下,你要相信你自己,你现在就是在一个量的积累,记住我的话,慢慢就能够达到质变的结果,那时再去太子殿下面前,可就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了!”  张丰的话,让朱樉顿时心潮澎湃,觉得自己又行了。  现在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等到突破,那就是质的飞跃,想想要是过年那会,父皇提出个问题,自己就可以在兄弟面前崭露头角了。  朱樉想明白了这点,急忙说道:“张天师说的对,那我们继续,本王现在是不鸣则已,日后定然一鸣惊人。”  “那我们重新回到‘所得安在’这个问题,接下来一样能用之前的办法,在开源节流这里继续发挥。”张丰顿了一下,问道:“二殿下,你是否能用因果关系来推导出一个对大明不利的点?”  听到张丰的询问,朱樉很淡定的摇头。  一股摊牌了,本王就是不会的气概!  张丰也没抱任何希望,继续说道:“二殿下,伱觉得大明的宗王供养制度如何?”  朱樉听到这一点,自然连连点头,说道:“父皇其他还算比较昏庸,就这点英明。”  张丰内心也在思考,大明宗王供养制度是拖垮大明的重要一点,但要是告诉朱樉,明显是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的。  这一点只有告诉朱标这样的人,让朱标去深思,才能发挥到最大的用处。  朱标毕竟是太子,考虑的都是做皇帝的事情,思考的自然不能是一家得失,而应该是天下得失。  “二殿下,你错了,大明的宗王供养制度才是最大的错误,这一制度若是不废除,那大明的节流可就无从谈起了。”  张丰说的言之凿凿,让朱樉都不由的愣住,这制度有这么严重吗?  可这制度要是都不好,那他这秦王的名头还有什么优越感。  朱樉一脸疑惑的问道:“张天师,你且说说,这到底错在何处?”  ……  朱元璋最开始还在夸奖张丰说的量变到质变。  哪知话锋一转,说到了大明宗王供养制度。  “咱定次策,乃是为了老朱家子子孙孙,让老朱家的人永无贫厄困顿之虞,这又有何错之有?”  朱元璋看向朱标和朱棣,似在询问自己最疼爱的两个儿子。  朱标率先说道:“父皇为子孙后代谋永利,自然是极对,许是张天师跟其他一些臣子一样,多有反对之心吧。”  开始定这宗王供养制度的时候,也有一些朝廷大臣反对,全被朱元璋驳回,那些反对的人不过就是眼红而已,谁让他们不是姓朱。  朱棣则是在一边沉默,他也是支持这宗王供养的,没有了这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