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刘协是独自召见刘和的,除了内侍,殿内并无别的大臣。 就连内侍,最后也被刘协找个理由支到殿门外去了。 按刘协的话就是,俺们老刘家人关起门来唠唠自己的家常,外人还是少听吧。 本来刘和是侍中,依规就是在皇帝身边伺候的,甚至可以留住宫中。但是董卓要控制天子,除了他大侄儿董璜那个死胖子可以进出宫禁,其他的侍中没这个权利。 这次还是刘和在河东剿匪立功,褒奖升官,刘协才特意要召见的。 董卓居然没反对。 他也在克制自己飞扬跋扈的一面。 此时朝堂上并非董卓完全把控,还有太傅袁隗作为清流士大夫的代表,掌控尚书台,对董卓形成牵制。 天子刘协有时候提点无伤大雅的小要求,董卓还是要给面子的。 刘和拜见天子,刘协给他赐座。 小皇帝的礼仪尺度拿捏得非常到位,天家风范,堂堂皇皇。 谁能会想到当初开创几百年汉室天下的高祖刘邦,是吊儿郎当的那个样子。 刘协看着刘和,开口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卿祖何人?” 等等,让我捋顺一下思路。 刘和心说上来就问祖宗是谁,小皇帝是不是但凡见刘氏宗亲都会来这么一句?不过话说回来,同姓本宗的亲戚见面,可不就得论论亲疏远近辈分高低么。 看来天子也不能免俗。 没想到天子会问八辈祖宗,这事还真得盘一盘。 刘和想想回道:“臣乃东海恭王刘疆之后。祖父丹阳太守刘舒,父幽州牧刘虞。” 刘和一股脑都说了,怕小皇帝掰扯不明白,聊天么,有时候说的基本都是废话。 刘协点点头,微笑道:“朕与卿同一个血脉。” 小皇帝说的很对。 东汉末年这些宗亲大臣里面,属幽州牧刘虞与刘协血脉最亲了。 东海恭王刘疆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母亲郭皇后,刘疆当了十八年的太子。后来郭圣通无故被废,刘秀改立阴丽华为后,刘疆主动请辞太子之位。 最后封为东海王。 这关系可够近的了。 刘协兴趣大增,让人拿来皇室族谱,一条一条的看,最后说道: “朕乃光武帝第八世孙,幽州牧是第六世孙,如此说来,卿乃光武帝第七世孙。” 刘和听着就是一激灵,什么玩应儿,皇室族谱上是这样说的吗,我比刘协还要长一辈? 以前从没想到过,看来祖宗还得盘啊,这一盘盘出浆了。 想不到我幽州牧大公子才是根红苗正的皇亲国戚啊。 刘协的下句话更让刘和振聋发聩,“卿实乃朕之皇叔也!” 这一刻,刘和觉得自己身上直冒金光,有煌煌天威的龙气加身,货真价实的。 “来,朕与汝认亲,皇叔……”刘协竟然从宝座上走下来,作势要给刘和行礼,“今日无其他臣下在此,朕与汝不论君臣,只论血亲。” 要命,还带这样拉关系的,小皇帝这都跟谁学的,这孩子咋怎么早熟? 刘和连忙扶住刘协,又给他按回宝座上去了。 这玩笑可不能开,指不定殿外多少人盯着呢,敢让天子行礼,出去咋解释? 刘协抓住刘和手臂,眼泪扑簌簌掉下来,语音哽咽,“朕在深宫,阿母去得早,身边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孤独寂寞,朕不想当这个天子……” 刘和心里也不是滋味,相信刘协说的是真话。 他母亲王美人被何太后毒死,刘协从小没娘,奶奶董太后也死了,孤苦伶仃的,陈留王当得好好的,忽然就被扶上皇帝宝座,九岁的孩子,有谁会跟他说真话? 不过刘协旋即冷静下来,拭去眼泪,神态恢复如初。 他又说:“当初高祖皇帝诛暴秦灭项王,开创大汉基业,分封子孙,就是要子子孙孙护佑我大汉天下的万里江山。” 刘和明白小皇帝的话中之意,就是咱们都是刘邦后代、光武帝的子孙,必须互相帮衬共渡难关,可不能让外人占了便宜。 这是九岁孩子该有的城府吗? 刘和认真应对,真不能把他当小孩子糊弄,自己都被认了皇叔,就要有长辈的样子,哪天领他出去买糖吃。 刘协和他聊聊家常,问问幽州牧刘虞的身体,幽州那边的风土人情啥的。 然后他正色对刘和说:“卿若有适合人才,可表奏举荐,朕定会酌情敕封。” 刘和一下就明白了,这是让我培植亲信势力呀,一旦羽翼丰满,可为刘协所用。 刘和理所当然的想到了徐晃,当初答应徐斧子要想办法举荐他的,现在有进朝廷体制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便说:“有一河东杨县人徐晃,表字公明,胆略过人勇武非常。初为县吏,后被郭太胁迫为贼,却心念不忘弃暗投明。臣在河东曾被贼兵围困,多仰赖其奋力杀敌,解救出困。若能下诏征召,他定会竭力报效。” 刘协点头应允,“卿可上书表奏举荐,朕断无不允之理。” “臣多谢陛下。” 又聊了一会儿,刘协示意可以告退,再说多了定会引起不必要麻烦,就算董卓不起疑心,袁隗那个老逼灯也会疑神疑鬼。 这年月任谁实力强都想当权臣,皇权就像香喷喷的烤乳猪,谁逮到不想啃一口? 临走前,刘协不无感慨道:“下次见面不知什么时候,朕有一物可赐予卿。” 说着他解下腰间玉带,递给刘和。 刘和觉得口有点干,半天没谢恩没接过。 没事赐什么玉带,给点别的不行,这里面不是真藏着什么衣带诏吧? 这要是出去被曹贼发现……不是,曹操现在混得不咋地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