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看上去年纪不大,三十出头,四十不到点。文质彬彬的。杨万里和谭平山戴着副眼镜,徐海峰不戴眼镜。 李丽萨看到桌上还有一些白纸和笔。陈丽已经拿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写她自己的名字。李丽萨学着陈丽的样子,从桌子上拿过了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很工整的写下来自己的名字,然后贴在自己左胸显眼的地方。 大家互相寒暄着,自我介绍着。 杨万里,徐海峰以及谭平山和黄教授一样,都是这所大学的访问学者,而且都是来这里没多久,第一次过来参加这次教会活动的,想拓展人脉,多认识一些人。 杨万里,徐海峰以及谭平山来自中国不同大学的领导,都是他们所属大学的骨干,公派过来做一年的访问学者。 李丽萨跟他们没有交集,对他们的世界不熟悉。所以当黄教授和他们聊到学术的问题,聊到大学的事情,聊到中国的情况的时候,李丽萨只能在那里洗耳恭听。 几人正聊着,就不时有人过来串门。李丽萨学着他们的样子,到其他圆桌上去串门,拉关系,多认识人。 这一圈转下来,李丽萨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和黄教授一样的,来自中国各所大学系统的骨干精英,有些人是中国医药系统的骨干精英。 那所大学著名的是医学,遗传学,生物研究,新技术研究,新材料研究等。基本来这里的访问学者就是中国国内这些方面的顶尖学者和精英。 正当大家聊的兴头上的时候,开饭了。 来过几次的人带着新来的人,在大厅入口处排成了两列队伍,按照次序一个一个的领饭。 李丽萨跟着陈丽和黄教授后面,排在队伍里。 没一会,李丽萨就到了那列一排的长桌的边上。边上陈列着一个敞口玻璃瓶,里面有少量的一美元的纸币和一些硬币。边上放着一个立着的小牌,上用英文和中文写着:捐款。 旁边一位来参加过这次活动多次的中国人跟李丽萨说:“这顿晚饭是教会免费提供的,他们有专门的活动经费。这个捐款,只是自愿的,不强求。你不给没有关系。我们大部分人都不给。国家给我们的补贴有限,我们自己的收入,换成美元,在这里也不够花的。能省点,就省点。” 走过那个敞口玻璃瓶,李丽萨随人流一起领了纸杯,纸盘,塑料叉子。然后李丽萨随着人流开始领饭。 教会的这顿晚饭很丰富,教会提供了两种口味的沙拉,四种西式做法的肉菜:鸡肉,两种口味的猪肉,牛肉,提供了三种水果,和三种饮料。 李丽萨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了一些菜肴。义工分发菜肴给李丽萨的时候,告诉她,要是不够,她可以吃完了再过来拿。一会活动结束的时候,还会有宵夜和甜点供应。 李丽萨回到座位上,和自己同一个桌子的人边吃边聊。李丽萨所在的桌子上,已经满员了。 大家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个义工来到大厅最深处的白色的幕布前,拿起话筒说:“大家安静一下。安静一下。” 大家听到后,就停止了聊天,安静了下来,看向白色的幕布和那个正在说话的义工。 三十多张圆桌里陆续有年轻人站起来,往大厅深处的白色的幕布走去。李丽萨桌上的一个年轻人同时站起来,随着其他年轻人一起往大厅深处的白色的幕布走去。 李丽萨知道,那是教会里参加这次活动的义工们。 义工们在白色的幕布前按照个头高低排成了三排。还有一些义工,不知从哪里拿出了各种乐器,组成了一个不超过十人左右的小型乐团。 主持的义工开始报幕:“现在活动开始。请大家在就餐的时候,保持安静。现在让我们来聆听圣歌。” 小型乐团奏响了前奏。幻灯机在白色的幕布上投射下圣歌的英文歌词。 前奏过后,在现场乐器的伴奏下,义工们放声用英文唱起了圣歌。 圣歌悠然而平静。在圣歌的伴奏下,大家安静的把盘子里剩下不多的食物吃完。 义工们一连唱了好几首圣歌后,才陆续回到原来的座位上。 那位主持的义工继续拿着话筒说:“有谁是第一次来参加这个活动的?请站起来。” 三十多桌的人,稀稀落落的站起来二十人不到。李丽萨,陈丽和黄教授都站了起来。 义工接着说:“让我们热烈欢迎这些刚到这里不久的人。” 大家跟着义工一起鼓起掌来。 义工说:“请站起来的人,一个接一个自我介绍。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从中国哪个城市过来。来之前在中国哪里任职。来到这里在哪里当访问学者。做完自我介绍的人可以坐下。 来,就从你开始。” 义工说着,来到一位离他最近的站着的人面前,递过去一只话筒。 那个人拿着话筒说:“我叫XXX,我来自中国的XX市。我来之前在XX市的XX大学的XX系任职,教授级别。我来这里是在XX系里做XX专业的访问学者。我是上个星期刚来的,才安顿下来,就给拉来参加这次的活动了。很高兴认识大家。” 那个人说完,就把话筒传给了离他最近的正在站着的人,然后坐了下来。下一位接过他话筒的人,又开始新一轮的自我介绍。 没过多久,就轮到李丽萨了。 李丽萨见前面做自我介绍的几个人都是访问学者,自己却不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这种事不好撒谎。李丽萨思索了下,决定说实话。 李丽萨把话筒拿着靠近嘴边,开始说:“大家好。我叫李丽萨。我来自中国的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