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安昨日空等了一天,也不见钟良材回荣华台。想着曹叔叔给翁作家准备的钱,总要早些送去才好。
早饭过后,便准备出门,却碰上了高湛秋。
高湛秋见她穿着朴素,彷佛又回到了先前,显得她新年那一天的装扮更为刻意了,不免玩味道:“钟小姐今日穿的总算自在些了。”
他将“自在”两字说得重要,潘子安听出他的意思,知道他还在介意。上次在船上,她急着离开他的房间,他就看出了她的不自在。但是,他不是也同样在表演么,他就自在?她还记得他站在窗前背对着船外的阳光,幽暗晦涩的样子,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是为了谁?总不会是为她这个假千金。
潘子安也玩味道:“那日,不是高先生叫我多多自在些么?!”
她倒是坦荡呢,高湛秋自讨没趣的笑了起来。
潘子安也不与他多纠缠,直问道:“高先生今日是来找谁的?”
以前她可不这样问,高湛秋知道自今日起,她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高湛秋:“大哥昨日傍晚与我碰面,似乎身子不太舒服,今日过来问候下,不知好些了没?”
潘子安错愕了一下,昨日他不舒服了么?前日不还好好的陪自己回曹叔叔家了么,难道是这几日劳累的?他几天都没回家睡觉,她哪里知道他好些没!
潘子安听说不是来找她的,反倒松快了些:“他昨夜未归,高先生既是来看望的,不如就在这等等吧,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说着,便要出门去。
高湛秋却不想她这样快的冷落自己,心有不甘似的,跟上来:“钟小姐去哪里消遣?我也正无事,不如一道去?”
潘子安的腿尚未痊愈,走路并不快,三两步便被他追上,摆脱不掉,干脆停下来:“高先生怎么会无事做?我今日是要去养和疗养院探望一位病人,高先生总不好去那里消遣的。”
谁知高湛秋却双手一拍,夸张道:“这么巧?我今日原本就打算先过来瞧瞧大哥,之后再顺路去一趟养和,我也刚好有人要见。那钟小姐不如就搭我的车同去吧!”
潘子安不明白,他现在还这么纠缠着自己做什么呢?
高湛秋与老毕已熟悉了,使了个眼色,就把潘子安拐到另一台车上去了。老毕不知实情,尚以为他们仍快活相处着,也乐得成全他。
养和疗养院就在跑马地,从荣华台开去,不用多时便到。高湛秋倒像是真的有人要见,对此处也很是熟悉,先将她送去要找的病房,自己就果真去别处见什么人去了。
病房中已有两个中年男人守在床前,一位低头看着书,一位正在摆弄桌上的盆栽。倚在床上半躺着的,应该就是翁作家了,看她的气色尚好,若不是穿着病号服,倒也不全像病人,怎会叫曹叔叔说的那般病重?
一旁低头看书的男人见她站在门边张望,便起身出门相迎。子安将毕叔帮忙预备好的水果点心交给了他,说明来意。那男人颇惊喜的上下打量了子安,才转身对翁作家笑道:“翁二,你一定猜不到,今日是谁来看你?你快瞧瞧,她长得像谁?”
子安未想到香港还有人认识自己的父母,而自己作为小辈,也许久未被这样热情的关注过,难免有些局促。
翁作家从床边小桌拿起一副近视镜,戴上了仔细瞧。身边摆弄盆栽的男人也搬了把凳子,上前递给子安,抢先开口道:“让我也瞧瞧,翁二何时认识了这么年轻的姑娘?”
翁作家被他逗的发笑,却招呼着子安:“快来我这边,别叫他冒失的吓坏你,甭搭理他就是。”
子安避开那稍显轻佻的男人,接过凳子,挪到床的另一边去,与她互相打量。
翁二端详着,冲门口那位问道:“这该不是潘老师家的?”
门边那男人笑着点了点头。
翁二开心极了,拉着子安的手:“像的,像极了。人总说女儿们长得都像父亲多些,你倒真是!你弟弟也好?如今也十多岁了吧,唉,时间过的快不快,都显在你们这些孩子身上了。”
子安知道找对了人,放松下来,问道:“翁阿姨好些么?我替曹叔叔送钱过来,也为我和弟弟,感谢您的帮助,实在多谢您了。”
看她客客气气将钱包送过来,翁二笑着:“看来你真不记得我翁二了,你那时候小小的,也敢跟着大人们喊我翁二呢。我还带你去黄河路上的卡尔登大戏院看过戏呢,唉,都十多年了...”
父亲在时,常爱接济外地来沪的文人朋友,家中总有客人短住,她也常跟这些人去些有趣的地方,只是十多年前的事,她大多都已不记得了。
见子安想不起来,翁二情绪有些激动,叹道:“你父母都是热心好客的,可惜你母亲走的早,你父亲又…我年轻时,也受过你父母的恩惠,如今也是报恩,你倒不必谢我,常来看看我就很高兴了。”
门边的男人上前劝慰道:“翁二,你也是,孩子难得来一趟,你就别总提些叫她难过的事了。”
翁二反应过来,压住了情绪:“你看我,一高兴就说个没完。对了,你来的正好,上回听你曹叔叔提起,你父亲的最后一本译作还没来得及见市,今日与我约稿的报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