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制度一改再改,从考试的模式到殿试,然后考试之后的排名,再到考试之后的任职,朝堂之上是争论不休。
起初,纪奕之制定的是殿试前十者面圣,后十者取其优到各郡县为官,可纪奕之转念一想,这时代又没有专科一说,怎么知道各位举子更擅长什么?于是他又推行实习制,轮转一年,一年后各府对实习者评分和自评。
哪知此制度一出,文官闹翻了天,纪奕之初始还认真听不合适的缘由,到最后就不耐烦,一开始理由还算正常,到后面都是些什么,弄了半天是怕被代替,提前退休。
就连武官也反对,没办法,纪奕之只能折中,再次修改科举制,总算是安抚了朝堂所有官员。
纪奕之没有独断专行,是因为一条新政策的产生必然有许多争议,先推行,再慢慢改进才是正理,欲速则不达。
好在,科举制的制度都没有正式下旨,这是纪奕之给自己的一条退路,他已渐渐明白,即使背靠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但每件事情做起来还是不简单,他由衷的佩服他的皇兄,以前皇兄找他出点子,他都是丢出想法,至于容不容易他从未考虑到,现在他自己施行新政,其中权衡拿捏真的太难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对于殿试的举子来说,十分难熬,举子的休息处分为两间,一间十二人,休息处的中间点着火盆取暖,相识的举子仅仅是对视一眼便闭幕养神,不相识的则独自思考交卷内容,也是紧张不已,休息处鸦雀无声,只是偶尔米公公会进来添茶水、换新糕点。
一个时辰过去,名次已出,前五名的是闽中郡郁博文、朝都梁孟荀、朝都赵衍、闽中郡施以玉、闽中郡谢致义,后五名朝都孙仲灵、交洲郡郭承德、豫章郡彭笙、成亭郡陈杰、夷洲岛江岩。
奉常大人递上前十名单,御史大夫递上前十文章。
纪奕之先翻阅前十名单,前三名他是认识的,停住的时间也最长,闽中郡前三甲居然都上榜,还都在前五?第十名夷洲岛江岩?他记得这个人,秦国八郡一岛,每郡报名人数都差不多,唯有夷洲岛,只有两名,而夷洲岛条件简陋,有人报名自当鼓励,上报上来的时候,纪奕之便决定成绩第一名者面圣。
而后他就没有过多关注了,没想到他居然能得前十名。纪奕之先是取出江岩的文章查看,写的是民生,夷洲岛五年间的变化,再扩大到相邻郡守闽中郡的相交民生变化,纪奕之点点头,写的不错。
纪奕之继续翻阅文章,头名是郁博文,他倒是厉害,秦国的命脉写的很准,不愧是太傅的长孙,纪奕之看了一眼郁太傅。
次名梁孟荀,写的是秦国经济,这是难得,纪奕之笑了笑,还提到新年折扣一事,第三名赵衍,只能说不愧是车骑将军的儿子,战事的分析酣畅淋漓,改日看看他的武如何,若武也厉害,这官职弹性就更大了。
......
纪奕之翻阅完道:“老范,传递给太傅、丞相、太尉看看。”
“诺。”
纪奕之端坐:“这名次你们也看看,有何意见直言不讳。”
郁太傅、梁丞相、童太尉依次翻阅。
郁太傅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头名,不错,哦,以玉也不错第四名。
梁孟荀第二名,梁丞相不动声色看完名次,翻阅完文章,又做毫不在意的样子看完头名郁博文的文章。
童太尉无所谓名次,不过赵衍第三名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片刻后,三位大人面不改色,纪奕之暗道,都是千年狐狸,“三位对名次有何意见?”
“臣,无异议,”郁太傅道。
“臣无异议。”梁丞相、童太尉齐声道。
纪奕之笑道:“这后五名的文章,你们也看了,朕,决定这后五名回当地为官,也是实习制,由郡守评分和自评。”
又改?几位大臣对视一眼,这陛下怎么想一出是一出,殿试前不是已经定了留下前五为官,现在又改,想留下后五?
郁太傅愣了一下,又恢复气定神闲,陛下的随性他渐渐也习惯了,每次奏折的讨论,都是一会一个样,好在都是私下商议,并无旨意,不然实在荒唐。
几位大臣默默不语,纪奕之也有些不好意思,在现代都是一边做事一边改,习惯了,到了古代却是讲究的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什么就是什么,何况还是国家大事。反正纪奕之脸皮厚,他又没下旨!
纪奕之假咳两声道:“那就这么定了,第一届文举是这样,第二届三年后模式再议!”总之给自己留后路总是没错的!
三年后的科举模式再议?
郁太傅:“......”
梁丞相:“......”
奉常大人:“......”
奉常府监考官员“......”
御史大夫:“......”
童太尉:“......”武举模式是不是也说不准......
算了,算了,自家的陛下,还能说什么,只要没下旨,改就改吧。
纪奕之严肃道:“科举一甲按照状元、榜眼、探花命名,科举二甲第四第五名皆为传胪,科举三甲便是后五名,赐进士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