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赫赫有名的过早,我咋能不去体验呢。
第二天,我去了江汉路过早。司机得知后,没忍住笑出了声,他说你住在街道口,有必要专程跑到这边过早吗?
我满脸黑线:……
坦诚地说,武汉前两天的旅途,我规划地不算好——攻略掌握了很多,但是没有串联好。
后三天基于先前的了解,倒是越玩越起劲……我是慢热型啦。
无论心理上,还是行动上。
我跟司机侃侃而谈武汉的旅游景点。
有很多,他不是没听说过,就是没去过……
用他的话说,有些地方本地人根本不会去。这话术我并不陌生,不疑有他。南京本地的同事,也常常这么跟我讲。
最后他在知道我从南京过来的情况下,推荐我吃武汉的鸭血粉丝……
我没有给他推荐南京的热干面,已经是最后的柔情……
本就起得晚,我在过早前先跑去茶颜悦色点了两杯,再步行了一小段到早餐店。到店时已经10点过了,与其说是过早,更像是过brunch。
我去了小红书上推荐的刘记三狗牛肉面馆,点了一份牛肉炒粉,我感觉很像集集小镇的干炒牛河。口味嘛……很油,牛肉也是那种很实的肉,我喜欢肉里带点筋的那种。面端上来后,我疯狂劝自己——来都来了,多吃点,但最终还是只吃了几口。
起初,我很不适应武汉过早的一些习惯——
食物都是一次性的包装,不管是打包还是堂食,商家都用的一次性的纸碗和筷子。我点完餐后,就傻乎乎地找了个桌子坐下,开始细品刚点的茶颜。等了十几分钟吧,发现比我来得晚的都吃上了,而我的那碗迟迟不见踪影。
我看了下四周,再看看刚刚给钱时老板给我的小牌牌,才反应过来,这个牌子不是方便服务员上菜的,而是让顾客凭这个去窗口自取的意思……
一人吃饭有个不好的点:你擅自离开吧,怕有人把座位给占了;你放点东西占座吧,又要时不时地关心下自己桌子上的东西,会不会被服务员当成垃圾收走——我把小牌牌递给炒面的人后,就是这样一个心理状态。
出门走了几步就是刘一壶藕粉。
藕粉是不是因为其柔软的质地,总是被归类于老年人食品?
我想起奶奶还在世时冲泡藕粉的样子——将滚烫的沸水倒至碗中,一双筷子在碗内快速搅拌,直至碗里的东西变得厚重、粘稠,这碗藕粉才算制作成功。
我点了一杯最简单的红糖藕粉,里面仍然放满了小料——黑芝麻、山楂碎,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称的东西,把藕粉本身的味道都盖过了。
听说这家小店很火,可能比较符合武汉人的口味?
同样是草草吃了几口,就撂下勺子。
我顿感心虚,照这么浪费食物下去,我怕是要遭天谴吧——带着这样的思想,我出门找了家药店,买了一盒健胃消食片。结账后,我拆开包装,取下几片扔进嘴里。
难得出来玩一趟,我要有一个好胃口!
我把剩下的几板药随手塞进右边的裤兜里,感觉口袋鼓鼓囊囊。我忘记买的什么了,掏出来一看,是出发前一天因为腹泻,买的肠胃宁……
这下齐活了——上不通,消食片;下不止,肠胃宁。
下午,浅逛了一下古德寺。入寺口有请香的地方,我看了下价格表,定价合理,就想着既然在寺庙,俺也来烧柱香吧。
另外,在武汉玩的这些天,我去的所有旅游景点,包括门票和一些衍生的收费项目等,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跟之前去过的一些漫天要价的城市的旅游景点相比,高下立见。
先前灌了两杯茶颜,某个地方在叫嚣。
我忙跟卖香的大妈说:我先进去上个厕所,等会回来买。
话音刚落,我把拿在手上正准备付款的香搁到原处。特别像婉拒或者反悔了,有没有?
大妈神色悠闲,可能是一旁有姐妹陪着聊天,回了句:随缘。
我哈哈一笑,也附和道:好的,随缘随缘。
古德寺进去后就是一个大院落,视野很开阔,不需要像宝通禅寺那样,一幢一幢地往后走,不知道尽头在何处。建筑灰蒙蒙的,里面的水池里开着大片的荷花,翠绿的荷叶是古德寺唯一的亮色。
我是大中午去的,正是太阳毒辣的时候。烧过香,磕过头后,我整个人就蔫蔫的了。
临走之前,我在古德寺南边的小路上走了走,感觉很奇妙——一墙之隔而已,院墙内游客众多、人声鼎沸,墙外这条小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断断续续的蝉鸣声。我看见黄色的墙壁上写着“书店由此往里走xx米”。
打车软件上显示车还有好几分钟才能到,我又是个闲不住的人,就按照墙上的标志,一路走到了那个书店前,是一个二手书店。书店的这一侧全是低矮的小商户,破破旧旧,看上去是上世纪的建筑。
容我直说,每个店的生意都很惨淡的样子,几十米外的游客多半不会深入小巷。老板似乎很习惯这种冷清,见我进书店后,也没有殷勤地跟过来问我买点什么,而是继续和邻居在门口拉家常。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