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议和是虞牧淮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遇到的对国家转变最关键的机遇。
在虞牧淮看来,若是琮国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默默蛰伏,还可以找机会引起笕国和农民军的战争,让他们两败俱伤。
就算是没能两败俱伤,也可以互相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琮国恢复生机争取时间。
可是却没想到,如今朝堂反对的声音依旧那么剧烈。
巧的是,上一世坚决否定议和的大臣,也是这位黄几道。
虞牧淮对这位老先生的感觉很复杂。
首先,无论是万知昕的记忆,还是虞牧淮这几年的观察。
她都可以确定,这是一位绝对忠于琮国、忠于皇上的忠臣。
上一世,一开始黄几道虽然遭到了平启年的排挤,但仅仅只是职位降低,并没有被排挤出朝堂。
但是在万知昕干掉了平启年,铲除了东厂势力之后,朝堂开始了颇为动荡、并且即将急速衰败的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就是万知昕矫枉过正的“肃清阉党”时期。
黄几道因为和一个被打上了“阉党”帽子的人走得近,所以也被当做了“阉党”处理。
两人明明都不是“阉党”。
这样的冤假错案、莫名其妙扣帽子的案件,在上一世屡见不鲜。
黄几道熬过了平启年时期的黑暗,却没有熬过之后的日子。
他的思想比较顽固,从入朝为官开始,就得罪了不少人。
因此这一次有人趁机落井下石,想要将他排挤出朝堂。偏偏黄老顽固人缘差,还没人来伸出援手帮忙。
不可谓不凄凉。
他被罢官免职,回到了乡下。
之后几年,黄几道一直在乡下教书,成为了一个私塾先生,倒也过得轻松自在。
只是这人一直心系朝堂的事情,每当听说一些不好的消息,他就会彻夜难眠。
不过之后可用的人才越来越少,万知昕想到了这位曾经的学士,于是一纸下令,将他召回了皇城。
回到皇城的黄几道,依旧是那个兢兢业业的忠臣。
只可惜,琮国大势已去,国运衰落,不是只靠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能够挽回的了。
就算现在虞牧淮举全国之力,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好转。
更何况那时候,国内有大批起义军,朝堂上多是的贪官污吏,多的是尸位素餐的骑墙派。
那时,笕国抛来了一个机会,提出要和谈。
黄几道坚决反对,联合言官、文官等等,与议和派据理力争。
万知昕本来是想要议和的,他看得出来,琮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可是黄几道铁了心不同意,搬出各种大道理,最后虽然劝服了万知昕,但是也激怒了他。
皇上震怒,找了个由头,再一次将黄几道罢官免职。
黄几道第二次解甲归田,然而这一次回家,却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朝堂了。
因为没过几年,皇城就被攻破,传来了万知昕自杀的消息。
不久之后,笕**队打到了黄几道的家乡。
守城的官员逃跑,大批士兵们见到顶头上司跑了,也没有了战斗的想法,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黄几道已经将近60岁了,可是他仍然在此刻站了出来,联合所有平民百姓,以及准备坚守的士兵们,临时组成了一支军队。
因为其中大多数都是平民,他们没有武器,很多拿着的都是扁担,所以被称为“扁担军”。
扁担军里面不止有男人,还有他们的家眷。
国家的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这些女人选择勇敢站了出来,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守卫这片故土。
但是结果可想而知,孱弱的“扁担军”,怎么可能是笕国精兵强将的对手?
他们被屠戮殆尽。
是的,黄几道是老顽固,朝堂上不乏这种言辞激烈不惧权势的老顽固。
但是他们同时身具最重要的品质。
气节。
国家可能会灭亡,但是文明能够延续,民族得以流传。
靠的就是气节。
(写到这里眼眶有点红,四大文明古国仅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多少次险些被团灭,可是都有惊无险。就是因为有一代代人的气节,不屈的先辈,才能有如今的传承。)
此时,就在虞牧淮的不远处,那个忠贞且顽固的黄几道,已经拿出了上一世说服万知昕的那一套。
就是这一套说辞,彻底激怒了万知昕。
上一世议和派的代表是兵部尚书,杨律。
现在杨律正站在詹重的身后,依旧是议和派。
詹重是虞牧淮最近几年新提拔起来的人,上一世被扣上了“阉党”的帽子,在边远地区做个小官,郁郁不得志,可是最后却随着十万军民跳海自尽。
虞牧淮没有看错,这的确是个人才,短短几年,就成为了内阁首辅成员之一,职位还高于杨律。
相比起万知昕那一次的辩论,这一回的朝堂上窗明几净了不少,心怀鬼胎的人少了很多。
当然,支持虞牧淮提议的人也就更多了。
毕竟很多都是她亲自提拔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