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妮莎回到美国后,没几天就开始投入新的工作中。
吉恩凯利正在准备一部叫做《雨中曲》的电影。
米高梅公司的高层看到自家公司的版权库中有几首歌从来没有用过,而且很快就要到期,于是他们找了两个编剧把这几首歌连成一个剧本,就是《雨中曲》。
吉恩凯利看上了这部剧本,想要出演。他围绕着自己组建了一个剧组。
而且这一次,吉恩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成为演员,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导演。制片人是亚瑟·富利得和罗杰·艾登,女主角由黛比·雷诺斯出演。编舞依然是凡妮莎·克鲁斯。
这一次的编舞,采用了爵士舞。故事讲述的是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期间的一段□□。最经典的雨中漫步的舞蹈,是凡妮莎在路上散步时想出来的。
电影拍了大概三个月。很快就杀青了。
这时美国的歌舞片已经开始落幕。凡妮莎没有和米高梅签订合约,她是和剧组直接签约。而当这两部电影拍完时,到了1951年的5月。但是,她参与过的三部电影《**号街车》《一个巴黎人在美国》还有《雨中曲》都没有上映。
即使她的表现很好,但由于电影还未公映,她的水平也未受到正式的认可。一时也没找到新的编舞工作。有了之前《万花锦绣》的失败,凡妮莎不敢再随便就和剧组签约,而是先了解到剧组的水平,再做决定。
她很珍惜自己的羽毛,以至于这段时间,她没有工作可做。
她准备给自己放假一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
一天出门的时候,凡妮莎在洛杉矶的街头遇到卡赞,两人寒暄了几句。
凡妮莎先祝贺他:“恭喜你。卡赞。恭喜你在今年的奥斯卡获得了最佳故事的奖项。”
但是卡赞摇摇头,脸色有些阴郁,说:“又不是什么大奖。我连奥斯卡导演的提名都没拿到。你现在在拍什么片?”
凡妮莎说:“我刚拍完《雨中曲》,想休息一段时间。卡赞,《萨巴达万岁》的前期制作还顺利吗?什么时候开始拍呀?”
卡赞说:“挺顺利的,你不用挂念,下下个月就准备开机。”
凡妮莎说:“太好了——我感觉很期待——你和马龙合作,一定又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对了导演,毕加索的纪录片,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拍?”
卡赞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我放弃了。毕加索不肯改变主意。但是我要拍的是叙事片,是卖座的片,要考虑商业因素。按照他的想法,一部纯文艺片。虽然觉得可惜,但是我确实拍不出来。”
凡妮莎忽然想起来,毕加索对她说的那句:“如果你有一天想拍这个片子,欢迎来找我。”——那,她有可能成为这部片子的导演吗?毕竟,当时,她真的被毕加索描述的故事深深打动。
凡妮莎问:“导演,你有听说过,毕加索那个片是找了其他的导演,还是就此搁置了呀。”
卡赞说:“那我就不知道了。”
和卡赞告别后,凡妮莎心神不宁的回到家中。她感觉自己心里升起一种极其强烈的渴望——此时她依然没有把导演当成终身职业的想法,但是她很想拍这个电影。她想拍摄作画的过程,无论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他们绘画的过程都那么吸引人。天然就是一副艺术品。
她马上就买了票,第二天又去了法国。她去找毕加索。
毕加索在奥比利埃的那栋别墅锁了起来。凡妮莎在门口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开门。然后她才发现,这个家里已经没有人居住。她去找邻居打听,但毕加索从不和邻居来往,所以邻居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她没有毕加索的联系方式。她只能先去找马蒂斯。毕竟马蒂斯和毕加索一直有联系,马蒂斯告诉她,毕加索现在搬到了戛纳。然后给了凡妮莎戛纳的地址。
凡妮莎马不停蹄的去了戛纳。
戛纳位于地中海沿岸,是个阳光明媚的小城镇。凡妮莎辗转找到了毕加索的家,紧张而期待的按下了门铃。
当她说出来意后,毕加索在屋里走来走去,陷入了思考。凡妮莎感觉每一分钟的等待,都是酷刑和煎熬。
他会同意吗?虽然曾经毕加索说可以让自己来执导——但也许那是他的玩笑话,她现在毕竟没有任何导演作品,她最骄傲的三部参与的电影还都没有上映,她甚至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实力。她真的很想拍这个电影,如果毕加索不同意,毕加索当然很可能不同意,他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能够够资格给他拍传记片的,也许应该同样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导演。而自己,一个普通的小编舞,这个机会真的能落在自己手中吗——
她只有几个优势,一个是脾气好,毕加索性子爆裂,遇上同样脾气暴躁的导演,很难好好合作。比如卡赞就是这样,卡赞的性格同样火气大,拍电影时比较自我,坚持自己的看法——所以他被毕加索拒绝。另一个,就是凡妮莎的艺术底蕴比较强,她在莫斯科芭蕾舞学院学习多年,这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艺术家,而不只是一个舞蹈家。她虽然不会画画,但对绘画的赏析,对那些传奇的画家,比如拉斐尔达芬奇等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