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亮得早,陈良被强烈的太阳亮光晃醒。
她赶在出发前,在驿站买了两袋米、一斤盐和一罐猪油。加上一大缸咸菜,作为两人近期的伙食。还把昨天装人的大缸洗干净,装了半缸清水,留着路上喝。
队伍出发很早,人群很安静。
大部分人已经赶了很久的路,都很疲惫,一声不吭,只埋头赶路。
她牵着黄牛,黄牛拉着板车,车上是顾卿姿和全部财产,混在队伍中间。
渐渐远离荆州,陈良开始不适应,她频繁回头望荆州城墙。
突然想起了王华盛,如果不是周围人用绑定两人的眼神看他们,他们多了解了解彼此,说不定真的能走到一起。
只是从此再没有机会见面了。
还有孙嬷嬷,和她的小院子,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美味的肉包子。不舍和难过缠在心口,一丝丝抽走她离开的力气。
“以后,说不定还会回来吧。”顾卿姿轻声说。
在周围偶尔传来的陌生口音中,顾卿姿和她一样的家乡口音,给了陈良力量。
陈良为了调整好了心态,开始专注眼前的事,为了转移注意力,她四处观望。
大部分守卫都看押着带着镣铐的犯人,他们形成了队伍的主体,流民松散地围绕着他们。
有一家老小和一辆拉着锅碗瓢盆衣裳的驴车,也有两手空空背个行囊的一个人,推着独轮车的一家三口,根本看不见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
陈良他们算是队伍中的中上水平,但是她们两个女的,看起来也很弱。
不过,根本没有人注意她们,大家都低着头缓缓前行,默默抵抗夏日炎热。
陈良刚上路,趁着有精力和力气,多看多学。
她见其他人边走边捡柴、扯草,也跟着有样学样,捡一些柴和草,堆在板车上。
由于担心黄牛太累,陈良都是尽量牵着黄牛走路,实在太累时,才会坐班车上休息一小会儿。
队伍在干燥的土地上缓慢前行,等到艳阳高照,队伍在一片树荫下停下来休息。
中午烈日正晒,他们会休息两个时辰,等到太阳不在正空中时才会重新出发。
陈良只走了一上午,人就焉了。
见队伍停下休息,她长叹一口气,直挺挺躺在板车上,像烈日下晒了好几年太阳的豇豆一样干巴。她喝了一碗顾卿姿喂的水,又躺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顾卿姿主动要求做饭。
这位大小姐应该没有做过饭,不过,陈良自己也不会做饭,所以,陈良就同意了。
人都被热得全无食欲,饭不好吃的话就少吃几口吧,一顿少吃点也饿不死人。
她扶着顾卿姿下板车,坐在石头上,将就着板车上的柴和野菜,开始生火做饭。
上午捡的柴不够,陈良又去在附近扯草和捡柴,她看见有好几个妇人在扯一丛宽叶子的草,赶紧凑过去。
好心的妇人指点:“这是野菜,可以吃咧。”
陈良跟着妇人扯了一些野菜,带回去交给顾卿姿。
给黄牛喂了水和草,她躺会板车上,找了一块深色布料遮太阳,刚一闭眼就睡着了。
顾卿姿是个做饭新手,她只在前几天看孙嬷嬷做了几次饭,跟着帮忙烧了一次火。现在还是第一次做饭。
她观望四周,大部分流民都是吃的稀饭。
稀饭有主食又有水分,很合适。稀饭最简单,很多的水和少量的米煮一起下锅,一直烧火。再洗几根青菜丢进去,就是青菜稀饭。
她做好了饭,自己吃完,把锅和碗放在陈良身边,等陈良醒来。
闲着没事,她挑了几根树枝和深色衣服,开始忙活着做个遮阳伞。
她们没有经验,只知道准备水,忘了带遮阳的东西。
陈良被肚子的饥饿唤醒,见顾卿姿的稀饭做得有模有样,很是欣慰,快速地吃了饭。
两人没有话说,一起坐在板车上发呆。
发呆累了就继续睡觉。
——
下午又跟着队伍出发。
经过中午休息,现在的队伍要热闹一些。有人埋怨天气,有小孩跑来跑去,也有和自己人吵架的。
陈良注意到一家五口,三个大人和两个小孩,赶着一辆驴车。
驴车上的野草是摆开的,看似想要晒干来用,偶尔有人拿粮食找他们家换取褐色的汤。
她牵着黄牛靠近,时不时看几眼。
果然,这家人里有一个大夫。听见有的人喊他:赵大夫。
正是初夏,日子一天比一天热,他每天熬一壶解暑汤,只要一小撮米或者一个饼就能换一碗解暑汤。
赵大夫察觉到了陈良的眼神,主动端了两碗解暑汤给她。
“我姓陈,单字一个良,家中排行老六,有人叫我陈六姑娘。”陈良主动介绍自己,也不客气,道谢后,接过碗,和顾卿姿一人一碗。
解暑汤是温热的,喝下去却凉爽舒适,大大缓解了体内燥热。
陈良把碗洗干净,装满咸菜还回去:“谢谢赵大夫。”
赵大夫转过身,看到陈良和两碗咸菜,连忙直呼:“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