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玄幻魔法>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八五九章 典韦来投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五九章 典韦来投(2 / 2)

都不行。

这一次也是应了之前王言想的,辽东不堪重负,不能继续征兵。在春耕之后,现行军队中年满三十二的士兵退役归乡,补缺的便是幽州男丁。

如此一点点的,减少辽东的征兵比例,增加幽州以及草原鲜卑人的兵员,既能恢复辽东生力,同时还能借着军队这个强大的熔炉,糅合地域、种族之间的差异,加速融合的过程。

在军队里呆过的鲜卑人,回去之后绝对是大将军的拥护者,这样的人多了,再加上互相之间的通婚,有那么三代人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前线换防的空档,给袁绍八个胆子,现在这时候也绝对不敢往这边打。事实上双方的边界十分安宁,军队都在那边屯田种地呢,只不过是袁绍按照这边设的关卡,相对应的也跟着设了一个,怼着脸防守。

百姓绝对是一个不放,事实上袁绍那边的百姓都南迁了十多里,就是不让他们知道王言这边的实际情况。平日里只有商队往来,这是之前就约定的条约。王言靠着行商繁荣贸易,袁绍自己也要靠着行商赚钱。铁不说,盐也是稀罕物。如今整个大汉,就只有王言这边生产细盐。

另外一方面,其他家族的商队也要北上行商,辽东好东西多,药材、皮货、玻璃、细盐、文房四宝、琉璃造物等等,这都是硬通货,需求量相当大。另外还有重要的文化、思想交流的文昌报,那上面每日都是刀光剑影,自创刊开始,骂战就没停过,大汉文化人都等着看呢。

袁绍也不敢犯众怒封锁这些商队,再说他也需要贸易东西,所以虽然双方相据,剑拔弩张,整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

甚至察觉到这边的兵力调动,袁绍还来信问了一下,这是左思右想,不明白王言要干什么,所以很直接的来封信。言语中当然相当客气,好像之前王言把信转送韩馥的事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主要就是袁绍现在害怕,他们都很清楚,王言不打他们不是打不过,是暂时粮秣不足,支撑不了,这才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所以现在知道兵力调动,当然紧张。

袁绍实在问,王言实在答,言说他任命了雁门太守。

这么一说,袁绍就明白了,心下放松,却也紧张,那就跟王言没关系了,他还是一心的准备着秋收,粮食才是大事。

说到底,限制他征伐天下的,不是紧缺文臣武将,而是粮食。即便大家粮食都足够,他仍旧可以领兵绕地球打一圈。

如同先前的辽东一般,这一年幽州百姓的收成,除了交上去的那个一,剩下的人家是绝对不会卖粮食的。就是靠着之前公共建设的那么一点儿钱,购买基本的生活所需,除此外,绝对不会多消费。一样的淳朴,就是攒。

这是缺乏安全感,饿怕了穷怕了的表现,别说这辈子,往上倒腾四百年他们也没感受过这样的日子。种地十税一,没有别的税项,想都不敢想。

王言是很理解的,毕竟在辽东有过先例,到明年他们就该开始少量的往外放粮食了,到了后年,家里的粮垛就开始一年一腾换。

真正的说起来,现在他治下的百姓仍旧没有吃饱饭,只能说保证不饿。这是辽东百姓的待遇,那边还是有辅食的,油盐不差,多少都能补充一些,但是仍旧不敢放开了吃喝。能收上来粮食,正是因为他们摆脱了饥饿,不再是以前的那副样子,也知道自己根据自家的情况,来调换平衡一些东西。

事实上到了一九九三年,全面取缔了粮票以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才算是真正的摆脱了饥饿,但还没彻底,因为有很多地方是几百年的贫困地区,物资供应也并不是均衡的。

当然两千年以后的摆脱,和现在的摆脱,肯定是两码事儿,就是不饿,还远远谈不上吃饱。

所以想要再一次大规模的兴兵,少说得三年。

正在王大将军忙活着秋收统计,忙活着兵力调动的时候,这一日,有军士来报。言说有勇士,随着商队来投靠。

王言挑了挑眉:“可问其姓名?”

“姓典名韦字顺易,陈留己吾人。原在张邈麾下,今随商队来投。”

听见这个名字,王言多少有几分意外,这时候典韦应该是张邈手下,还没到投奔曹操的时候,现在反倒来了他这里,而且还有了个‘顺易’的字。

“带其来见。”王言摆了摆手,让手下人去通报。

现在诸侯群起,各地都不太平,已经很久没人来投靠。主要也是现在的士子是有数的,有意愿的全都来的差不多,不想来的便也不会再来。

过了一会儿,军士带着典韦入内,才一进来,典韦便单膝跪地:“陈留典韦,拜见大将军。”

只见其豹头环眼,满脸的胡子,身量将近两米,膀大腰圆,挺着个肚子,正经的武将身材,绝对的能打之人。

典韦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够用的,跟许褚打的有来有回,而许褚又是跟各种名将都交过手,侧面证明了典韦的战斗力。更有两千年后流传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说,虽然这个说法不准确,但是典韦肯定不差就对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