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夆雨词集》第一卷的结束感言
各位亲爱的词友们:
你们好!
这一本词集算是我的成长伴侣,到这里,第一卷已经完结了,这一卷用了近一年,共填写了925首词,近900个词牌名,其中有73首自度词。
跟大家透露一下,我开第二卷的时间会很快,但是在此,我来说说这一段总结吧。
这部词集中会有很多我的新思想和别样的风格,当然了主要的风格还是爱情和战争,也有宫廷斗之类的,也有写风景的,也算比较全面了,这几个主题下还分了很多的种类,也就是分支。
这部词集吧,会一直在更新,随我一辈子,也随爱看它的读者、诗友、词人一辈子,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其实吧,在这里,还是得给各位道个歉。
我吧,有些时候填词速度过快,并未仔细揣摩句子,里面是有一些好的句子,这诚然,但是同样的,也有比较差的地方,很多的地方,过于格式化,有些许落俗,这个必须向大家道歉,这是我所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呢,就是我把这些词稿都传上了起点平台,你们可能看到我参差不齐的作品,因为里面的作品都是我一蹴而就的,并未过多地改动,所以,基本上是草稿,就是我词体风格训练的过程,你们呢也可以和我一块写。
这个时代并不缺现代诗词和古体诗,但一定缺少古体词,从前的宋朝有两万词,按照三十分之一收录程度,也就是宋词有60万首,加上宋朝300年历史,一年就有两千首词,而一天就会有5到6首,当时是听曲谱词。而如今,由于词谱扩充,使我们如今现代人填词更为容易,但是依旧只能达到一天50首到60首的词,而且如今我们是十几亿的人,而当时全宋朝才7000万人左右,这么说来,我们的诗词填的数量依旧在缓慢地减少,或许不能达到宋朝的巅峰词数,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像明清时期的水准吧。
我们一人一天一首,全中国的青年就可以写1亿首,如果只有千分之五的人会填词,那么也有50万首,参差不齐的作品中,精品在万分之一,那么一天就会有50首精品词,也着实会令人开心。任何一个人呀,完全具备写诗词的水平,他只是不知怎么开头,或者在大悲大喜时只会哭或笑,不会表达出来而已。至于这词所凝练的文字,是浓缩的瑰宝,是可以见证一个人这一生的命运经历,好事坏事的东西。在此,希望大家一起写写,哪怕一人奉献一首佳作,这个时代的词也就崛起了。
对于诗词呢,有人认为是天命所为,有的天生会写,有的一窍不通。我则不那么认为,因为,每个人的祖先都是有写过或是谱过诗词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写不了词,这种填词不仅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的一种方式。
之前吧,有一些所谓汉语学文学的爱好者呢批判我的自度词不符合正常的平仄规则,属于打油词之类的东西。说实话,他们说的一些地方我也诚然接受,但是有一点我是必须要说的。
那就是我们现代的词人谱词谱,并非必须要依据旧词谱进行一些所谓的平仄规则,我们写的这种平仄体是自己的,也是独一无二,当然啦,平仄上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就是,你这个词呀,必须是可以唱的,可以吆喝着哼的,除此之外呢,就没有别的要求了。
那些学汉语学文学的所谓站在文学巅峰深处的人,为什么评论我们这些人写的是打油诗词呢?因为啊,他们属于小众群体,而我们属于大众群体,审美观念上他们必须要突出自己,所以刻意以贬低自己为主。历史上着名的诗词作品,名句都是类似大白话的那种,那么既然那些学汉语学文学的那一些批判者认为自己和古人审美是一样的,那么何故让这大白话传下千年呢?李白,杜甫,这些人的名句绝大多数是大白话,为什么那些人不去指责我们的诗仙诗圣写的怎么样,反而来说我们这些人呢?因为啊,我们是一群没有火到青史留名的人,他们可以临高处,骂我们,而诗仙诗圣呢,他们不敢评论,怕自己一不小心史册留名,然后那些真正的专家在讲历史时把他当作一个反面教材和一个笑料播报给世人。
所以啊,热爱诗词的你们不需要走任何一个人踏过的路,走自己的路,符合历史上的一些最基本的诗词规则,学会创新就行。比如七律诗,56字不允许有重复字,当然啦,也有诗仙诗圣的一些名篇并不遵照这个进行(前提是,你这篇要么足够好,要么你想写打油诗),李白有首七律中就是“凤凰台上凤凰游”,重复了多个字,但不影响这句诗被世人传唱。
所以啊,我们喜欢文学,是以文学为自己一生的画作,在里面留下自己独有的痕迹,而非被任何一个批判者限制了我们发挥的空间,所有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可能成为以后新型古文学发展的方向,坚持自己,多学习,多被古诗词熏陶,学习一下简单作曲就行。(不懂音乐的就别瞎作了,万一唱不出来就有些尴尬了)【笑】,如果非要谱词谱新诗律,那么可以借鉴一下汉语学文学中的一些东西,像王力老师的《中国音韵学》,别学太多,懂了就行,条条罐罐太多反而会束缚自己。
古代的词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