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其他类型>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 第112章 收复燕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收复燕地(1 / 2)

第112章 收复燕地

杜昱面无表情不断下令,身边的焦挺指挥他的亲军挥舞旗帜指挥大军作战。

双方互射之后都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只能指挥步军接战。

一通紧凑的鼓点之后,双方终于凑到一起,长枪兵开始拿着四米多长的大枪向前猛捅,这个时候就看双方的兵器盔甲的质量和战斗意志。

大魏军这边打头阵的依旧是先登军炮灰营,后面督阵的则是栾廷玉率领的一万精锐老兵。

不得不说在古代这样的短兵相接实在太过血腥,甫一接战双方就不断有人倒下,场面上鲜血四溅肢体横飞,惨叫之声震动天地。

但双方都没有后退之意,大魏军觉得胜利就在眼前正是捞取功劳的时候,而辽军那边明白没有退路,家人都在析津府那边再败就完了,哪怕伤亡再大这些人都咬牙挺着。

短兵相接打了盏茶的功夫,先登军炮灰营就损失超过一半的军兵,杜昱在望远镜中看到后立刻下令,让他们退到侧面让路给大魏军的精锐。

栾廷玉略微有些紧张,深吸一口气后挥动令旗指挥全军有序推进。

若此时战场的上空有个无人机便可记录下如同教科书一般的步军作战,只见大魏的精锐步军列成数支纵队,前排连刺三枪之后闪身退后,将位置让给后排的兄弟。

如此往复,七八列军兵轮番上阵捅刺,既可以保持阵型又能轮换着休息保证在前排时体力充足。

而且阵中有人受伤,后排的兄弟立刻就会将人拖到后面,专门有人负责将伤兵从战场上送回军营医治。

如果说之前两军还势均力敌,大魏军队只是略占上风,那么在栾廷玉这支少华山老兵上阵之后局势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些人全都身着重甲寻常刀剑难伤,手上的大枪又锋利无比,贯穿辽兵的皮甲轻而易举。

片刻功夫,对面的辽国军兵就被打得节节败退,任凭督战的军官怎么呼喊都止不住后退的趋势。

中路如此,左右两翼也相差无几。

倒不是大魏军队两边都有栾廷玉手中的精兵,而是辽军的两翼是新招募凑人数的部队,战斗力普遍不强,打起来还不如中路坚持的久。

耶律淳在马车上看到如此情形如坠冰窟,心中明白正面战场他的京城卫军一样打不过大魏的人马。

他有些明白为什么耶律大石的军队连点水花都没溅起来,就被人消灭殆尽了。

耶律淳心中还抱有一线渺茫的希望,就是析津府的六千铁林军。

可他并不知道,在十里外这六千铁林军被如今已经一人双马的静塞军冲得七零八落,十成挂了七成。

只能承平久了再精锐的军队也有腐朽的一天,那些契丹人驻守析津府常年享受辽国的特殊待遇,早就没了当初在草原上崛起时的那些前辈的战斗意志和雄心壮志。

没有磨练的军队就是样子货罢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力强盛拥兵百万的辽国军队却打不赢阿城那群女真野人的原因。

杜昱重新组建的静塞军成员主要是少华山的西北汉子和易州边地的猎人,不管是战斗力还战斗欲望都更胜一筹。

再加上不惜血本打造的武器装备,几次作战之后缴获的大量战马,虽不能与历史上静塞军一人五马相比,但也不差而且人数上还有优势。

韩伯龙和林冲等人在消灭铁林军之后并没有继续参战,而是一边清点己方伤亡一边打扫战场。

清理完毕之后,将战俘和缴获带回军营。稍加休整之后,他们立刻启程奔袭空虚的析津府。

杜昱早就说过,真正能考验他们的是未来的金、魏大战,此时他必须爱惜兵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事实上正面战场也用不到静塞军出手,辽国的两翼率先崩溃之后,中路大军也顶不住栾廷玉的攻击。

先锋军被消灭五成之后军队士气落到谷底,两翼一乱军阵再也维持不住,自己就乱了起来。

杜昱见状之后连连下令,后面的督战鼓越敲越响,大地上响起了契丹语版本的‘降者免死’。

随着令旗挥动,全军压上终于打崩了辽国的军队。

数万大军兵败如山倒,有的跪地投降、有的转身奔逃,一时间整个战场乱做一团。

大魏军队足足有了三个时辰才清理完,从战场上撤回军营。

清点之后,杜昱发现古代战争即便是大胜也难免有大量的人员伤亡。

除了先登军炮灰营之外,大魏的军队战死一千五百多人,伤者更是达到五千之多。

但取得的战果是辉煌的,一战斩杀敌军六千余人,伤者足有万人,还俘虏了四万多人,剩下的不是失踪就是逃回析津府了。

杜昱觉得稍有遗憾的是,没能趁乱留下耶律淳,天锡皇帝的亲兵连皇帝行辕都不要骑着快马将其带走。

此时他倒是不急,此战之后北辽基本上再无还手之力,被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大军休整五天之后,再度拔营起寨向析津府进发。

等杜昱来到辽国南京城的时候,韩伯龙、陈达、杨春、林冲、鲁智深、杨志、索超、关胜、呼延灼等人,在城门口处列队迎接。

那天静塞军返回军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