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些事情,杨振也只是动了动嘴,真正忙上忙下的,其实还是许家荣他们。
而杨振自己,其实早在其他人还没有入驻昆仑大厦之前,就带着一支囊括了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工程、光学、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的小团队,开始在负一层的内部试验车间里,搞事情了。
这次下手的对象,正是那台好不容易运过来,由Tokki生产的蒸镀机。
它的重要性就不再多说了。
只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想要生产出来最好的OLED屏,就少不了它就够了。
其它厂家的蒸镀机,倒也不是不能用,但是想要做到最好,那就暂时不要想了。
所以,为了杜绝以后可能会面临的卡脖子现象出现,昆仑就必须掌握蒸镀机的制造技术。
而这一次杨振亲自带队过来,就是要对这台设备,做一次彻底的解剖。
然后杨振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把相应需要攻克的技术关卡,去一个个的打通。
李源看着眼前这台崭新的设备,心生感慨,“这就是东洋佳能的蒸镀机啊,听说大几千万美元一台呢,咱们真要直接将它大卸八块啊,我怎么觉得有些于心不忍呢。”
他毕业于哈工大,在德意志的德马吉森干了几年,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回到了国内,然后经人介绍加入了昆仑。
他是搞机密机械和自动化的,所以对于这台蒸镀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杨振就哈哈一笑,“有压力就会有动力,你就算信不过自己,总听说过一句老话,叫做三個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吧……所以放心下手,就当是个大玩具了。”
李源苦笑,“可是这个大玩具,也忒奢侈了。”
奢侈吗?
确实奢侈!
但杨振却对此毫不在意,这台设备,的确是Tokki公司几十年来的心血之作,其内在的技术含量,也是真的有独到之处。
然而在杨振的眼里,却多少有些稍显“原始”了。
别的不说,一个发光层,双堆栈串联结构,以及后来被苹果认证过的水平蒸镀技术……几乎全是过时的技术。
无论是在生产效率还是在负载能效上,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杨振无非就是拿它来,给大家做个现场结合实物的教学罢了,而且,他也不是没能力将其重新组装起来。
而他们这一干,就是好几天时间过去了……
事实上,这台蒸镀机的精密程度,还是很高的。
而OLED屏的生产,需要的,也正是这种把材料以极高的精度,蒸发到玻璃基板上的精准率,然后才能让其形成多层薄膜结构。
而这,也是决定屏幕在分辨率、均匀度、良品率等各种指标上的关键点。
尤其是再后来的柔性屏工艺,将需要更薄、更柔软的基本材料,那就更需要在蒸镀、封装环节上,具备更精细的控制了。
不夸张的说,没有这么精细的设备,在OLED屏生产完成后对其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水分和氧气等外界因素造成损坏,以OLED材料的敏感性,就非常容易出现老化、失效等情况。
因此,封装技术就成了确保其寿命和品质的关键,而不管是薄膜封装还是玻璃封装,都需要设备精度和环境控制。
这就是它不可取代的原因所在了。
在这一点上,眼前这台蒸镀机,倒也算得上是独一档且不可或缺的存在……
但是话又说回来,是不是解决了设备问题,想要生产出高质量的OLED屏,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呢?
当然不可能了!
因为除了设备之外,其实还存在两大方面的关键,一个是关键性的有机发光材料,另一个,则是专利技术。
有机发光材料是屏幕发光主体,决定着屏幕的亮度、色彩、寿命等性能指标。
而后世在这一领域,几乎都被我们两个邻居以及欧美巨头给垄断了。
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技术和专利,还对材料进行了系统性的布局和封锁,而这些材料,却占到了整个屏幕成本的20%~30%。
比如发光层材料,在手机面板上占12%,电视面板上占27%。
电子传输层材料是2%和3%;空穴传输层是6%和9%;空穴注入层材料是3%和2%;其它电子注入层/阴极/阳极材料是7%和5%,合计为30%和40%。
这么多种类,国内几乎没有一种拿得出手的,所以如果想用,就得向对方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
否则,就只能选择性能较差的替代材料。
但这样一来,也就别指望差材料还能制造出来好产品了……
技术专利这方面就更不要说了,这方面涉及到了材料、设备、工艺、结构、设计等多个领域。
而国内在这方面,同样存在一个全面落后的局面。
毕竟国外那些公司,已经在这上面深耕多年了,而那时候,国内还在抢着上显像管生产线呢。
这就是别人视为草,咱们当作宝的典范了……
话又说回来,记忆里截止到2023年那会儿,相关于OLED屏幕的专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