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历史军事>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将(加更求月票求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将(加更求月票求追)(1 / 4)

“大王误会了,我并非是在劝谏大王不要北伐。”

“我是支持北伐的!”

“正因为支持北伐,所以我才会格外关注益州的经济民生。”

诸葛乔语气坚定,强烈的表达了支持刘备北伐的态度。

紧接着,诸葛乔又道:“我知道大王心中有疑虑,请容我细说。”

刘备来了兴趣:“伯松细说,我洗耳恭听。”

诸葛乔顿了顿,微微整理了措辞:“自古用兵,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兵精粮足,战无不胜。”

“而孙子用兵: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军食可足。”

“曹操深谙孙子兵法,并奉孙子兵法为用兵至理,麾下诸将也将曹操所著孟德新书奉为用兵要义;故而曹将用兵,即便粮草不济,也敢举兵于敌。”

“或是掠于饶野,三军足食;或是分众掠地,取其秋谷;或是破地降邑,取其仓粮;或是以权济世,抄获为资。”

“故而曹将用兵,往往能急战得胜!”

“然而,因粮于敌,只是一时之法,而非万世之策。势穷之时用一次两次还可以,长此以往,必会令士民百姓惊惧而厌恶。”

“故而南州士民听闻曹兵将至,皆是心中惶惶不安,生怕曹操纵兵掠食。”

“大王宅心仁厚,用兵掠地,时常考虑仁德名声。”

“此举虽有施仁于民的气度,但也因此会让军争的决策变得迟缓,错失良机。”

“顾及刘表恩义而不愿强夺荆州,顾及刘璋同宗而不愿速杀刘璋,以至于荆州残破,汉中空虚。”

“得也仁义,失也仁义。”

“倘若大王要学曹操,只需令左将军马超为北伐主帅,引兵寇略雍凉之地,见城掠城,见野掠野,裹挟雍凉数十万军民入长安。最多三月,长安必破!”

“再任用刁民恶吏为官,招募不事生产的游侠恶汉为县兵,巧取豪夺,强取民财民粮,一月破潼关,三月焚洛阳,曹丕闻讯必会惊惧而迁都。”

刘备脸色一变:“如此施为,雍凉士民岂不是视我为国贼?”

诸葛乔凛声:“虽为国贼,却能巧取天下大势。”

“大王若只学曹操急战而不学曹操残暴,等到了势穷之时又再行非常之举,既错失了军争战机,又不能施仁于民。”

“大王难道忘记了,昔日势穷不得不进攻刘璋时,为了激励士卒而不得不与士卒约定‘若事定,府库百物皆由将士分取’。”

“以至于城破后,士众尽皆舍弃兵器去哄抢府库百物,大王却也因此缺少军费度用;而刘尚书的直百钱本质上又是巧取民富,非仁义之举。”

“倘若大王没有与众士卒约定,就不会用哄抢之举,也不会用直百钱来巧取民富。”

“善人做了千件善事,会因为一件恶事而被讽刺谩骂;恶人做了千件恶事,又会因为一件善事而被吹捧夸赞。”

“人性如此,大王又岂能不提防?”

顿了顿,诸葛乔又重申了观点:“支持北伐,就应该更关注益州的经济民生,只有益州府库充盈,百姓乐业,大王才能在不违背仁义的同时再获得军争的优势。”

“昔日武帝能北击匈奴,士民踊跃,便是因为文景二帝为武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让武帝可以用府库的财富重赏勇卒。”

“因此而缔造了一汉当五胡的璀璨荣耀。”

“大王,你心太急了。”诸葛乔向刘备拱手一礼。

刘备沉默。

昔日破成都的时候,众军卒哄抢府库百物,让刘备心中颇为后悔。

任何打着仁义旗号的兵,都是入城后秋毫不犯;哪怕刘备跟众军卒约定的是只取府库百物,但也难免会有士卒顺手去哄抢民财。

也正因如此,刘备在入川后,受到的非议也不少。

毕竟一直以来,刘备的名声都是仁义,结果成都士民看到的却是士卒哄抢乱象。

刘备本心是不想这样的,但给麾下将士的承诺又不能违背。

于是刘备又定计聚众商议,故意提出要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此举得到了不少将士的支持。

但赵云则是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不言家”来反驳刘备的观点,认为现在的国贼不只有匈奴,还不是安定的时候。

只有等天下安定了,才能分赐田宅给众将,让众将回乡成家。

而益州的百姓又刚刚遭遇战乱,现在应该将田地房产归还给老百姓。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才会踊跃当勇卒、纳户税,这样才能得到民心。

大汉四百年,霍去病就是武将的标杆,赵云用霍去病来反驳,谁又能反驳?

刘备又顺势安抚诸将,这才约束了将士,又取米布补偿给被哄抢了财产的民户,这才安抚了民心。

至于直百钱,刘备也是很无奈。

又是还田于民,又是还以谷帛,府库百物又被士卒取走了,刘备就没得到多少钱粮。

哪怕明知道是巧取于民,刘备也只能采纳刘巴的建议,令吏为官巿,平诸物贾,来保证直百钱不会变成今后如孙权发行的大泉五百这种严重导致通货膨胀货币。

一系列的措施后,益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