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揣着厚厚的信封,朝着胡同口街角的绿色邮筒走去。
他把杂志社的名字和档次列了一下,挑挑拣拣,想来想去准备把这篇取名叫《大桥下面》的小说寄给《中国青年报》的中国青年出版社,主要是考虑马未都的小说就发表在这儿,而且一贯比较喜欢发撅年轻作者。
对于其他《当代》、《人民文学》等等,他有点信心不足。
等到把信封塞进邮桶以后,邵武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哎,信都寄出去了,不想了,等着看结果如何吧。不行了,再往其他杂志社寄。给姥姥和杜兰萍吹牛吹的那么响,到最后真发表不了,可真就丢人了,关键它还关系着龚雪的电影呢。
现在他每天必须得抽出来时间写小说,因为后面跟着一个杜兰萍天天催更呢。
就连姥姥现在也成了他第二个忠实的……,啊,算听众吧。因为她老人家不识字,必须要让杜兰萍给她读。
没想到这一听,当成单田芳的评书还听上瘾了。最近单田芳老师的声音又开始在收音机里传播,他新播的《隋唐演义》,姥爷最爱听,姥姥自然也跟着时不时的听两耳朵。
她老人家正嫌打了杀了听着有点不得劲呢,这一下来了一個《大桥下面》都是这个时代有意思的事儿,顿时引起了她的兴趣。
对面街角处的树荫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摆了个书摊。这年头,北京街头连书报亭都没有呢,还要过几年才会出现。
平时买个报刊杂志,还要跑到邮局和书店。这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摆的书摊儿,倒是挺稀罕。
邵武好奇之下,过了马路走到了书摊前面。这边围的人也不少,都是一些一看就是闲着没事儿干的文学青年。
他目光偶然瞥了一眼,竟然看到旁边人手里拿着的一杂志上,有个熟悉的身影。
咦?龚雪。
他连忙扭头看了过去,那应该是一本杂志的封底儿。
确实是龚雪,但是这张照片谁选的?编辑水平不行啊。也太不清晰了,有点失真。
“哎,同志,你手里的杂志能让我先看一下吗?”
旁边,拿着杂志的人笑了笑,把杂志递给了邵武,“这是刚出的这一月的《大众电影》。这张照片选的太不好了,电影里边儿龚雪多好看呀,结果,电影杂志编辑竟然选了这么不清楚的一张照片。这个场景我有印象,里边的龚雪美极了。”
邵武听别的男人当自己的面夸龚雪,心里是既高兴又有些发酸,看来心性历练的不够,还是没有适应,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接过了杂志。
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愣住了,急切的扭头问刚才给的他杂志的那个男青年:“同志,你说的是,这照片是龚雪的老电影里的照片?”
那个男青年看了看邵武笑着说:“一听就知道你最近没看电影,这是龚雪新电影《好事多磨》里边的剧照,电影已经演了两三天了。现在买票都不好买。”
什么?《好事多磨》上映了!
他低头看看手里的杂志,《大众电影》1980年第9期,封底果然写着《好事多磨》。
这姑娘电影都上映了,也不说一声,这可是错过一件大事。这几天他忙的晕头转向,晚上又在奋笔疾书,满足催稿人的催更,时间有点不够用,哪还能想起来去看电影呀。
邵武掏钱买了一本《大众电影》,拿着杂志急匆匆地往家走。
他跟龚雪说好了,等她那边文工团手续办好,要是往北影厂搬,邵武过去帮她搬东西。
估计应该手续走的差不多了吧,邵武决定现在过去看看。他现在才发现,这姑娘比他想象中主意正的多。
既然有可能要拉东西,那当然还是要蹬着三轮车过去。
可是,等到邵武走到文工团门口,正准备习惯性的跟门卫点头打招呼,直接就过去了,却被门卫拦了下来。
邵武心里纳闷,这怎么又不认人了?
“同志你忘了,我找龚雪。”现在不能提黄梅英,那姑娘已经搬到八一厂去了。
门卫笑了笑说道:“我当然知道你找龚雪。可是现在龚雪不是我们单位的人,她昨天已经调到北影厂去了。”
邵武眨巴眨巴眼,舔了舔嘴唇,从三轮车上下来,掏出烟让了一根,两个人点着烟。
“你的意思是,龚雪昨天就搬走了?”
“对啊,黄梅英她们两个掂着包就走了。”
邵武问道:“只有她们两个人?”
看到门卫点了点头,邵武总算松了口气。
得了,现在调头杀奔北影厂而去。
到了北影厂又被门卫拦下了。
既然知道人家的工作态度,邵武也尽力让自己不着急,口气平和的说道:“同志,我找龚雪,你帮忙叫一下,她是昨天才调过来的。”
北影厂的门卫上下打量着邵武,撇着嘴角笑了笑:“平常你来不都是找刘小庆吗?怎么这回又换人了?你还真够可以的。你说的人我不认识,还是老规矩自己找人出来接。”
邵武在门口费尽口舌,不能改变门卫的初衷。他不由在心里感叹全国上下要都是这样的工作态度,何愁大事不成啊。
他在门口急得团团转,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