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事者估算顾昭究竟用去了多少粮食施粥,得到的结论是最少三万石,最多五万石。
这个结论一出,震撼了无数人,大量真正的灾民感念顾昭的恩德。
那些没有受灾的百姓不愿理解其中弯弯绕绕,反而责怪顾昭粥里加麸糠,太难吃,不把人当人,唾骂顾昭的不在少数。
只有那些真正受灾的百姓,最是清楚怎么回事,相比较其他施粥的文武公卿人家,用纯米煮好粥,却每日量及少,根本没几个人分得一口半口,顾昭的施粥,掺了麸糠,口味差一些,却一整天都有得吃,实实在在帮助大量灾民活了性命。
“外面都说昭姐儿施粥用去了三五万石粮食?”这个消息传进侯府,顾侯爷黑着一张脸,老太君祖母、崔氏则是连拍大腿,痛心疾首。
老太君祖母拐杖戳着地板,骂道:“败家的玩意,老大怎么生出这么个女儿,当初还不如不要把她找回来。”
老太君祖母前大半辈子都在乡下,现在做为侯府老太君,虽然看上去荣华富贵,但实际上能拿得出手的银子不过千余两。三五万石粮食是多少银子?哪怕不按照粮价最高的时候算,只按照一两三钱银子一石算,那都是五六万两银子!
一想到五六万两银子,全让顾昭白白喂了灾民,老太君祖母便觉得心肝都在疼,恨不得亲手把顾昭这个孙女摁水里溺死得了,免得活在世上气她。
崔氏掌握侯府中公,要安排侯府所有开支,一两银子恨不得掰开来用,有时候十几两银子都让她愁半天,现在侯府还欠着外面上千两银子的债务。
可顾昭呢,几万两银子眼都不眨一下全扔给灾民了。
这两年多时间,侯府其实陆续开了四家铺子,只可惜顾家上下找不出一个会经营的,没有一家铺子真正赚到了钱,都不过是勉强维持。
值得一提的是,侯府其中一家铺子模仿顾昭的甜品店,也开了一家甜品店,还恬不知耻的问顾昭要所有甜品方子。
顾昭倒没有吝啬,除了上市不足一个月的新品,其他方子都给出来了。
可惜这也并没有让侯府的甜品店赚到多少银子。
只因为这两年多时间,模仿顾昭甜品店的铺子,在京城足足几十家,竞争过于激烈,不过他们都只能做做普通百姓的生意,真正的贵族圈还是只认顾昭铺子的甜品。
一是顾昭甜品店定期有新品。
二是仿品仿得再好,那也是仿品,做为贵族,没谁拉得下脸去买仿品,说出去都丢人。
当然,顾昭虽然做高端化,可生意其实也还是受到了些影响,以前最好的时候,甜品店的甜品加糕点,每天能做七八十两银子利润,现在只能做四五十两。
“有银子可以多做很多事情,只靠甜品店已经不够了,静书楼应该做起来!”
静书楼是当初顾昭买下来,专门卖书的。
卖书的前提是生产书,以前静书楼的书籍来源,主要是雇人手抄。
大齐朝已经有印刷术,只是还不够成熟,成本依旧很高,字迹也不够清晰,否则也不会成本高昂的手抄书还占主流。
顾昭打算直接将活字印刷拿出来,用铜或者铅制造活字。
早在数月前,顾昭就投了几千两银子,让静书楼那边开始制造活字。
成熟的活字印刷术,能够将书籍的成本打到仅有手抄书的十分之一,如果说一卷手抄书的成本是一两银子,那么活字印刷出来的便是一百文钱。
当然,顾昭印刷书籍的成本虽说很低,可顾昭却也不敢一下子把书籍的价格卖得很低,顶多比市面上低一成半成的,否则容易引起众怒。
或许有一天顾昭会直接把活字印刷术的所有技术免费公布出去,但绝不是现在。
既然不能一下子把书籍的价格卖得很低来抢市场,那么又该怎么吸引人来买书,把书的销量推上去呢?
顾昭想到了‘报纸’与连载小说结合。
两年多时间,银浅已经在京城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情报网,每天为顾昭带来大量‘八卦’消息,顾昭每天有一个时辰是靠听八卦消息打发的时间。
当然,报纸一定程度上能操控舆论,而舆论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敏感的东西,要想顺利刊发,不仅要控制好内容,还要有强大的靠山。
内容方面,第一是不议论政治,第二是不涉权贵隐私,以底层百姓的民生、琐事为主,比如今日粮价、蛋价、肉价,哪个地方发生了街头斗殴,谁家的牛死得蹊跷,谁家的羊丢得蹊跷等等。
为了尽快打响名声,顾昭还准备把三国演义连载到报纸上。
在这个物质匮乏,思想匮乏的时代,不担心有人能扛得住四大名着的吸引,看了一章必然想看第二章,想看就得买报纸,想买报纸就得到静书楼,而经常到静书楼,那么想买书的时候,肯定优先在静书楼买。
别人一本书的成本需要一两银子,顾昭只需要一百文钱,相当于九倍利润,每年只要卖一万两银子的书,顾昭就能有九千两银子利润。
什么叫暴利,这简直比甜品店刚开始的时候还要暴利。
顾昭把自己报纸取名为‘京城日报’,刊出第一期的时候,顾昭便带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