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山般人,出现在窄暗的地牢通道里,立刻将整个地牢的空间都压缩了起来。
纪蓁虚虚扶起俞伯君,打量着他的脸,总觉得他比之前在东大营相见的时候,又瘦了几分。
李元樱站的老远,看到俞伯君进来,脸色难看了不止一点。她向来讨厌他,一个男人,竟然在纪蓁麾下混的风生水起,敢掌兵权。她眼红的要死,可如今忠勇侯一家权势不小,她也不敢轻易得罪。
而李元珍看到俞伯君进来脸色也没好看到哪里去,她十分矜贵的对俞伯君微微颔首道:
“小将军免礼,请座。”
“多谢太女殿下”
俞伯君抱拳一礼,谢过李元珍,并未坐下,只对李元珍道:
“末将奉青岩殿下之令,调查市面西北防务图兜售之事。一路追着线索至此,将田富贵、张全盛等要犯一并拿下,现两要犯在王府关押,还有其他从犯,人证物证在别处关押。太女殿下若有疑问,可随时传唤。”
“哦?”
李元珍的目光落在俞伯君的身上,忠勇侯一家,是三朝元老,世代功勋之臣。到俞伯君这一代,虽然没有出来个女儿,但俞伯君文武双全,在西北也有战功,可谓是不输任何一家的女儿。
去年在东宫,女帝还与她商议过,想让她收了俞伯君做正君,为忠勇侯一家再添些体面,可她都同意了,偏偏那忠勇侯不同意,说什么“犬子已有婚约,不可再嫁二女。”只好作罢。
然而一年过去了,也没见俞伯君被哪家的姑娘下聘,这倒是让李元珍怀疑当年忠勇侯的推拒,是否另有深意。
李元珍深深看了俞伯君一眼,他在回京之时,她见过一面。比现在似乎要壮实一点,现在被他娘安排在东大营跟着纪蓁训那些新兵蛋子,反而瘦了不少。莫非他在西北待惯,回了京中反而不适应了?
正在胡思乱想着,纪蓁的脑袋在她面前一晃,一张似笑非笑的脸,就出现在她眼前:
“太女殿下?俞将军来了,可有什么要向他问的?”
李元珍飘远的思绪被拉了回来,她挑眉看了眼珠圆玉润的纪蓁,冷冷一笑,暗道:
都是从西北回来的人,怎么这纪蓁就活蹦乱跳的没事?只有俞伯君瘦了这么一大圈?莫非这个纪蓁利用职务之便,暗地里给俞伯君使了什么绊子?
转念一想,她安插在东大营和忠勇侯府别院的眼线,已经有日子没给她传消息了。一般来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可这一次,她却莫名的感到了不安。
李元珍收回了飘散的思绪,定定看向俞伯君问道:
“小将军向来可好?”
俞伯君微微一愣,不着痕迹的看了纪蓁一眼,纪蓁也愣了。
这是干什么呢?刚才剑拔弩张的一副要打起来的样子,她才让俞伯君过来,怎么俞伯君来了,李元珍反而开始嘘寒问暖了?
纪蓁暗中冲俞伯君使了个眼色,让他稍安勿躁,于是俞伯君对浅浅一笑,答道:
“多谢殿下关心,末将在西北,风餐露宿的惯了。回京中,蒙圣恩眷顾,整日锦衣玉食,倒有些惶恐了。”
这一番话说的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错来,可在李元珍的耳中却愣是听出了水土不服的意思。
她眉头轻蹙,看向纪蓁道:
“青岩,你这个上峰做的不合格。”
纪蓁一愣,回想着俞伯君的话,心想着:他拢共说了一句话,哪个字都没提到我吧?怎么就不合格了?
她面露疑惑的看了眼李元珍,又看了看俞伯君,想了半天拱手道:
“微臣惶恐,西北战事吃紧,风餐露宿,卧雪眠霜是常有的事。将士在外,只求战即胜,怎可贪图享受?微臣也向来与将士同吃同住,未有例外,不知微臣错在何处,还请殿下恩示。”
太女毕竟是未来的皇帝,东宫与前朝向来是纠缠不清。
尤其此时,女帝连兵部之事都交给李元珍处理了,当她问及西北的事情的时候,纪蓁就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应对。毕竟,西北是她的根,是她的命根子。
只是纪蓁这番话说的确是实情,在西北战事上,她从未有隐藏诡匿之心,一番话说出来,也算是衷情恳切,让李元珍听了不由心里感慨。
不过是十八岁的年纪,已经在驰骋战场多年,一想到纪蓁当年阵前袭爵,年仅十五岁便带着兵士直捣黄龙,为南越破了北狄王庭,她的心里还是很震撼的。一战四年,大将军的尸骸被永远的埋在了万仞关,定远军损失泰半,至今难以补足。
纪蓁的难处,苦处,别人不知道,她李元珍还是知道的,在国事上她向来头脑清醒。
深深叹了一口气,李元珍站起身,扶起纪蓁,拍了拍她的手叹道:
“青岩,我知道你为南越从不计较个人生死荣辱。纪家忠烈满门,南越是不会忘记的。”
纪蓁愣了愣,没想到李元珍又车道生死荣辱,忠烈上去了。跟着附和着应了一声,一颗心顿时绷了起来,不知道李元珍要搞什么鬼。
只见李元珍又拍了拍纪蓁的手,对她说道:
“但是现在,战事已定,你们早不在西北了。既然回了京中,那就好好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