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时候,自然也看到了姜琴写好的两篇文章和规划好的板报图纸。
顾兆以前没怎么关注过妇联的板报。
但以他的眼光来看,眼前这图纸看着就吸人眼球。
图纸的左上角画着几个寥寥几笔勾出来的妇女同志的半身像,身后是冉冉升起的太阳和红旗。
底下是提前给文章留出来的空缺。
右下角是用铅笔描画出来的一大片园子,看里面还画了小鸡小鸭,顾兆就猜应该是画的养殖场。
养殖场的上面也是一大片留出来给文章的空缺。
图纸的右上方用鸡爪印围出来一小片区域,是用来更新跟妇女同志相关的政策方针的区域。
最下方还有一小块区域被单独留出来,上面没写里面要填补什么内容。
整体框架算是中规中矩。
但那几个半身像画得实在是好。
虽然只是用钢笔寥寥画了几笔,却硬生生描画出了人物眉宇之间的坚毅。
顾兆不懂画画。
但也能看出来绘画的好坏。
反正在顾兆看来,媳妇儿画的这几个半身像,就是他见过画得最好的!
如果说板报图纸是让顾兆眼前一亮。
那两篇文章就让顾兆大半夜看得热血沸腾。
一篇写去培训的妇女同志辛苦努力的过程,一篇写后勤部,妇联和宁省养殖场三方共同合作,努力促成军区养殖场的辛苦付出。
语言平实,粗看,好像都没用什么写作技巧。
却偏偏能写到人心坎上去。
恍惚间,甚至让顾兆想起了长征九万里的拼搏不屈的精神。
光就这一点,顾兆就可以肯定,这文章哪怕是不写到板报上,而是给宁省的报社投稿,也绝对会被录用。
自己的妻子是这样满腹才华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知青下乡,他或许连和她相遇的机会都没有。
又想到,如果没有闺女,姜琴甚至都没能坚持到发挥自己才华的时候。
顾兆不知道,为什么在闺女的心声里,自己就跟个提线木偶一般,似乎只对阮红霞和她的两个孩子上心,对家里父母弟妹妻女的遭遇似乎完全一无所知。
这完全不符合他为人处世的原则。
不管是因为什么,但顾兆都更愿意把那个“顾兆”的所作所为和最后的结局当做是一种对自己的警示。
警示他如果对家人不上心,那么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最终会失去。
之前师长找自己说的事情在这个深夜,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上一次,他拒绝了。
下一次呢……
正想着,身后传来姜琴呢喃含糊的声音。
“老公,怎么了?”
顾兆被这声“老公”叫得瞬间回过神。
这样的称呼,在姜琴意识清醒的时候,是绝对不好意思叫出来的。
也是这声“老公”,让顾兆跟更坚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
姜琴的才华是遮掩不住的,他如果还原地踏步,最终就算是姜琴不嫌弃自己,他也只会成为姜琴和孩子们的拖累。
他把东西稳妥收拾好,回到床上,怀里抱着姜琴,心里被一种失而复得的骄傲和庆幸填满。
第二天一早,哪怕外头已经传来各种人说话和走动的动静。
时不时还能听到孩子们呼啦啦跑过去的欢呼跑跳声。
但姜琴的眼睛根本睁不开。
哪怕顾一宝过来直接扑到她身上,她也只是闷哼一声,手拢着儿子压根儿没完全清醒,嘴里呢喃了一句:“等妈妈起来……”
一句话刚说了一半,人就又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顾一宝还没见过妈妈这样虚弱无力的样子。
哪怕是妈妈刚生完弟弟妹妹回家的时候,也比现在要精神好多呢!
他一个五岁多的小孩儿,平时再怎么样成熟懂事,也还是小孩儿。
尤其是昨天听乔建国说起他妈妈的事情。
乔建国刚出生,他妈妈就去世了。
自然也没见过她去世之前的样子。
但他没见过,也不妨碍别人在他耳边提起来。
有的是纯粹嘴碎,这种人就喜欢抓着孩子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或者是“你妈妈生了弟弟就不喜欢你了”这种话。
对乔建国自然也不例外。
乔建国从记事起,就一直有很多人在他面前惋惜地提起去世的妈妈,满口都是他妈是为了生他才走的,让他不能忘了亲妈之类的话。
这都算是说得温和委婉的。
或许是因为说那些话的人也只是邻居。
真正和乔建国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说得更直接。
当时乔建国的妈妈去世了,但乔建国才刚出生,乔文斌又是这个职业,不可能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完全把孩子托付给战友的妻子,也不现实。
营里根据实际情况,批准了让乔建国的亲姥姥留下来帮忙带孩子的申请。
乔姥姥原本是来照顾女儿生孩子,顺便伺候坐月子的。
没想到,这一来,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一开始,乔姥姥的确是帮了乔文斌很大的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