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暂时没孩子要带,谢辞安和沈瑶干脆把学校当家,互相比着学习。
而离开京市来到广市的团团圆圆,也见到了路上的不同风景。
先是坐长途火车,尽管车厢狭小内部又热的不行,但他们这一路又是碰到小偷偷钱包,又是碰到乱认儿女,还有一个漂亮姑娘拉着他们痛哭求救……哇,原来妈妈说的那些事都是真的。
孩子们被惊的合不拢嘴,人看起来越发有精神头。
倒是几个大人,一个个吓到不行,田娜和袁丽更是把团团圆圆拘在跟前,走到哪带到哪。
还好后面顺利抵达广市,他们一行人先找到招待所落脚,随后吃了极具广市特色的早点,才分成两批到处逛。
团团圆圆相比时兴的衣服布料,更喜欢不常见的电子产品。
所以他们选择跟谢上进、沈自在、袁丽和沈宁以及石头他们去当地有名的电子小商城。
田娜与周姥姥带着剩下的人去看早前相中的服装厂和布料。
“咱们晌午的时候就在旁边的商场门口集合。
记住,不会买的别开口,问什么就说不知道。”
田娜见着过去一堆男人里只有袁丽一个女人(圆圆太小不算),将话转头递到对方跟前。
袁丽点头,“放心,我心里有数,保准看着他们不乱花钱。”
改革开放才多久,就有不少人趁着风跑来南面发财。
这里的东西不仅便宜质量好,还时尚新奇。
据说都是从河对面传来的样式,拿出去倍儿有面子。
周姥姥劝袁丽不用管太严,“真喜欢就一人买一个,别多买。
这里头水深的很,咱们这趟主要是参观学习。”
出门好不容易不需要各种证件,在京市一连憋了这么多年的周姥姥可得要好好享受享受。
几个年长的互相说话,其他人就老实站在原地不动。
身边路过的行人瞧着也不过是看上几眼就收回视线。
怎么说呢?像这样的人在当地每天都能见到不少,没什么新奇的。
“走吧,咱们也去瞧瞧。”
尽管广市看起来比京市要热闹些,但乌泱乌泱的人群哪都不缺。
袁丽牵着团团圆圆,让沈自在走在前面领路,几人直奔远处的电子小商城。
电子小商城的人流量相比外面不少,眼前这栋三层小楼尤为喧闹。
众人进门,几个小的率先就被摆在门口的一排漂亮的蛤蟆镜吸引视线。
偏偏这镜子还挺便宜,算下来一只才一块多一点。
考上大学,已经有了小金库的石头和木头率先忍不住花钱。
沈宁紧随其后,沈自在和谢上进爷俩蠢蠢欲动。
至于被袁丽牵在手里的团团圆圆,已经和卖蛤蟆镜的中年男人搭上话,还套出了对方口中每天能走的量。
袁丽:……
“奶,这里果然赚钱,一天光单卖就能有百十来只,还不算偶尔的大件批发。”
这样的收入扣去日常开销,剩下的利润就能占到一半以上。
“你们俩还是孩子,不许胡说。”
袁丽听的心惊肉跳,原来卖小商品这么赚钱。
怪不得京市这小半年以来,敢走出门摆摊的人越来越多。
尽管眼下多是一些农家的青菜水果,但长此以往,口子一旦被打开,广市这里流行的货都会涌入京市。
京市相比广市,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有些偏僻。
最简单的,广市如今街上流行穿的衣服裤子,京市那边还没怎么见过。
没来之前,袁丽以为的电子城是那种卖各种大件家具家电的地方。
结果等人身临其境,这才反应过来里边什么都卖,只不过电子产品要更多些。
像是那种电子手表,电子收音机,能放磁带的卡带机,还有说话声音变大的塑料小喇叭……袁丽此时就像是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看哪都觉得新奇。
与袁丽不遑多让的还有谢上进他们,其中最淡定要属常年大江南北跑的沈自在和团团圆圆。
沈自在是有些见识但不多,能稳得住自己心神。
团团圆圆则是在书上学到不少,尽管没有实践,但有充足的理论知识,纸上谈兵说的头头是道。
“姥姥,我想买那个。”
团团手指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盒子旁边放着几个巴掌大的磁带。
圆圆眼神一亮,她也想要。
袁丽走过去问了个价,结果被开口350吓到后退。
这么贵?!
“大姐,这价真不贵,你可以去华侨商店或者百货商店问问,都比这个贵。”
卖货的是一位年轻小伙子,看起来身量不高但眼神活泛。
一眼就知道这东西是两个孩子相中,话里话外都在推销这东西好,听磁带方便还录音清晰,是国外出厂的正经牌子货。
“那为什么会放在这里卖?”圆圆抓住对方言语漏洞。
团团上前一步,“你这个是假的,牌子没贴对。”
上面的字母全都印反了,根本不可能是真货。
卖货老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