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泪沾裳>其他类型>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能拒绝的战功,不斩来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能拒绝的战功,不斩来使(1 / 2)

建立更大的战功是每个将领的愿望,很少有人会拒绝,哪怕是这样的机会不像现在这般好做到,也会有人千方百计的用成千上万将士的血肉去将这硬骨头啃下来的,

全绪、秦旦、田疆三人都想自己一方第一个攻破城门,立下头功,不仅是为了功劳,全绪是为了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无能之辈,还是能继承全琮的衣钵的,

而秦旦、田疆则是想多杀些魏狗,为出使辽东被公孙渊杀害的兄弟们报仇,此事虽不是曹魏直接出手,但最后的因由还是在曹魏,若不是公孙渊为了向曹魏邀功,想必也是不至于此的,

毕竟双方交战,还不斩来使,这是古之惯例,就更别说是双方交往来册封的使节了,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

人权在现代很受重视,但在封建社会可没有人权可讲,古代版的“日内瓦公约”,没有规定不能杀害俘虏及相关人员,相反,杀俘虏、屠城的事经常发生,

例如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战俘,大量战俘和平民惨遭杀害,古代战争虽然不能像现代战争那样尊重人权,但却很尊重双方的使者,

即“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不成文规定,充满血与火的古代战争狠起来连敌方的妇孺、老人都杀精光,使者也是对方的人马,为何却享有如此“人性化”的待遇?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华元作为使者只身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围宋国都城,两国停战,而华元则作为人质到楚国居住,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在处于白热化的战争中,使者是双方交流的媒介,负责传达己方的意思给对方,如果连对方的使者都不能幸免,表明已经没有了和解的可能。

对处于弱势的己方来说可能会带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局面,或者会引起对方激烈的反抗,就像前些年公孙渊几次三番斩东吴来使便是决心与东吴不死不休了,

另外两方的将军也明白,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本质是利益诉求不一致,政治家谈不拢了,就只能战场上见,需要通过战争来获取所需的利益,例如常见的一些边境问题引起的战争。

再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战争只是手段,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将军的士兵在战场上流血,马革裹尸还,最后可能连个抚恤金都拿不到,

所以将军们是很不愿意打仗的,能和解最好不过,没有必要杀了对方的使者,引起对方的反感,断了和谈这条后路。

还有就是一些政治家只是为了给对方增加些压力,并不想扩大事态,小打小闹之后,便会回到谈判桌上,

如果那个将军不识相把使者杀了,最后只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聪明的将军看到对方来使,都不会不问缘由就杀。

使者往往是没有恶意的,没有攻击性,他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递信息,如果杀掉这么一个手无寸铁之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在道德层议论层面会处于下风。

这一情况尤其是在注重礼仪的春秋时期特别严重,在那时候打仗十分讲究“规矩”,

打仗如君子之交,参考宋襄公和楚国的作战,本来宋襄公可以在楚军渡河时候半渡击之,完全可以取得胜利,

或者在楚军为列好队列时进攻亦可冲垮楚军,但宋襄公却认为这样不仁义,不合礼法,最终宋军惨败,古代连打仗这样的国家生死大事都可以讲仁义,还有理由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使节吗?

虽说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战争礼仪已经被丢了七零八落,但不斩来使却没有丢,古人认为打仗要靠勇气和自信,尤其是基层官兵,是要在战场上见血的,如果主帅把来使杀了,会显得己方不是正义之师,大军出征还会怕怕一个小小的使者,士气上输一筹,士兵在战场上便会多一分心里负担,

相反,这可能还会给敌军增加士气,认为对方军队无道无良,连前去传递信息的使者都杀,士气便会大振。

当然,不杀使者也不是绝对的,杀使者也会起到鼓励己方的作用,不过大都是发生在抵抗侵略的情况下。

使者能够不被杀,自身的才能和胆量也是十分出众的,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刃于刀锋之间,

诸葛亮就曾在江东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张仪游说六国,实施连横战略,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等。

古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交战双方还是会遵守这条不成文规定,不然以后谁敢当使者,处于政治需要、军事需要、礼仪需要,往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如果没有不斩使臣这样的规矩那就没人愿意去担任这个谈判的任务,而战争也就永远打不完了。

除此之外,不斩使臣也是一种外交礼仪,彰显一个国家的气度和礼节。古代大多都是礼制国家,因此对礼法都是比较遵从的,尤其是前人留下来的,都不会轻易去破坏。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并非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夺利益,也有一些纯粹就是为了侵略,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因此并没有和谈的必要,如果强大的一方派人来想要和谈,那基本就是劝降。

对于这样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